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现代意识及其对健全人格构建的意义
【6h】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现代意识及其对健全人格构建的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本课题及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1.1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现状

1.1.2对人格教育的研究现状

1.2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选题的理论意义

1.2.2选题的现实意义

1.3研究思路与相关内容

1.3.1人格的内涵

1.3.2"健全人格"探源

1.3.3研究思路

1.4本选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现代意识

2.1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生态意识

2.1.1什么是生态意识

2.1.2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自然、随性、悟道的生态意识

2.2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尚清意识

2.2.1何谓尚清意识

2.2.2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独立、清雅的尚清意识

2.3中国传统美学中整体意识

第三章中国传统美学对当代健全人格构建的意义

3.1健全人格的概念及特征

3.2当前我国人格教育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

3.2.1自我中心缺乏关怀--感性思维的缺失

3.2.2心浮气躁混混而年--实用主义道德倾向加重

3.2.3局外人、单面人--忽视集体主义的个人本位倾向

3.3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现代意义是对当代健全人格构建的意义

3.3.1在教育中渗透生态意识,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感性思维

3.3.2在教育中渗透尚清意识,有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

3.3.3在教育中渗透整体意识,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健全人格是一种在结构上和动力上向崇高人性发展的人格状态,它是人格多种特征的完备结合与有机统一。远大而稳定的奋斗目标,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正确的自我意识,求新变革的创造精神,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健康、崇高的审美情趣,都是当代青年健全人格的特征。作为跨世纪的青年一代,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具有健康和谐的人格。健全人格的培养是时代的呼唤,是适应青年人格迅速发展的需要,是改变青少年人格发展不容乐观的现状的需要。 教育对人格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教育逐渐由单纯重视智力开发转向同时重视人格培养。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人格的培养也日益受到重视。人格健全的青少年是祖国、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加重视智力教育, 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塑造。现阶段我国学生人格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心理及人格不健康因素日渐增多,人格教育的缺失所导致的青少年人格缺陷问题同益严重。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青少年的人格培养水平和人格发展状况还没有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人格培养问题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作深入的研究和积极的探索。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蕴涵的生态意识、整体意识、尚清意识是治疗当前感性泛滥与工具理性肆虐并峙发展、人文精神失落时代病的一剂良药,对现代健全人格的建构、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这正是我们研究此问题的意义所在。 本文将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文化素质作为人格陶冶的基础与前提,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契机,将传统美学思想与人格陶冶有机渗透、结合,着重探讨传统美学思想对健全人格构建的意义与价值,分析中国传统美学中蕴含的优秀人文传统精神,目的在探索青少年人格陶冶的教育途径,为优化青少年人格培养对策,正确认识和有效实施人格教育提供初步的启示与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