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64排螺旋CTA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相关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
【6h】

64排螺旋CTA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相关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肠系膜上动脉正常解剖结构及研究现状

1.2 肠系膜上动脉的主要检查方法

1.3 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相关病变临床诊疗现状

1.3.1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病变的诊疗现状

1.3.2 MSCTA在肠系膜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1.3.3 MSCT在肠道出血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1.3.4 MSCTA对与SMA相关的肠道病变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病例来源

2.1.2纳入标准

2.1.3排除标准

2.2.2 扫描设备及方法

2.2.3 CTA成像方法及后处理技术

2.2.4 观测内容和方法

2.2.5 统计学方法

2.3.1 一般资料

2.3.2 正常组肠系膜上动脉起始位置及走形

2.3.3 正常组肠系膜上动脉各项测量值

2.3.4 不同性别、年龄、SMA不同走形组间夹角、距离、内径的比较

2.3.5 不同夹角类型分组A、不同夹角大小分组B组间距离、内径的比较

2.3.6 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及吻合情况

2.3.7 不同后处理重建方法对肠系膜上动脉分支的显示能力及特点

2.3.8 肠系膜上动脉解剖变异情况

2.3.9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病变分析

2.3.10 肠系膜上动脉自身病变及相关病变分析

第三章 讨 论

3.1 MSCTA显示正常肠系膜上动脉解剖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3.2 MSCTA不同后处理技术对肠系膜上动脉的显示能力及特点

3.3 MSCTA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3.4 MSCTA对肠系膜上动脉自身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3.5 MSCTA显示SMA对相关腹腔病变的应用价值

3.5.1 对SMA及分支血管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

3.5.2 对相关肠道病变及腹腔肠道肿瘤病变的应用价值

3.6 本研究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相关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以急慢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的常见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相关病变的影像表现,认识肠系膜上动脉的正常解剖特点与变异。
  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临床怀疑为肠系膜血管性病变引起的急慢性腹痛患者,行全腹 CT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按照纳入标准收集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组68例。选择同期行全腹CT增强检查的患者,按纳入标准收集肠系膜上动脉正常组100例。将以上所有病例原始数据传入东芝Vitaea2工作站。利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薄层滑块最大密度投影(TSMIP)、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重建分析。对肠系膜上动脉正常组,主要观察肠系膜上动脉起始位置、走行及分支等解剖结构,测量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的夹角,左肾静脉(LRV)穿越SMA与AA之间SMA至AA的距离、LRV最小前后径,左肾门旁测量LRV最大前后径,十二指肠水平段(DHP)穿越SMA与AA间SMA至AA的距离。评价不同后处理重建方法对肠系膜上动脉及分支的显示能力和特点。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组进行分类总结,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病变(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及胡桃夹综合症),按照正常组测量方法测量SMA与AA夹角,LRV层面及DHP层面SMA至AA间的距离、LRV最小前后径及最大前后径。对肠系膜上动脉自身病变及相关腹腔病变,总结归纳常见病变的影像征象及MSCTA的应用价值。所有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肠系膜上动脉正常组100例,男性5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9.1岁,其中30岁以下12例,30-60岁间65例,60岁以上23例。SMA起点低于CA起点平均13.63±2.51mm,起点位置对应L1椎体83例(占83%),平对T12/L1椎间隙至L1/2椎间隙间共计98例(占98%)。SMA纵轴方向前下径直走行34例(占34%),右下走行50例(占50%),左下走行16例(占16%)。SMA与AA夹角为56.62±23.76°,狭窄型(≤20°)5例(占5%),正常型(20°~70°)66例(占66%),垂直型(≥70°)29例(占29%)。LRV穿越SMA与AA之间SMA至AA距离12.6±6.05mm、LRV最小内径5.88±2.04mm、LRV最大内径8.75±2.54mm,DHP层面SMA至AA距离14.87±7.13mm。SMA在走行中二级血管分支平均12支,10-14支者89例(占89%)。向左侧平均分出8支空肠动脉(JA)及回肠动脉(IA),6-10支者90例(占90%)。向右侧平均发出4支,4-5支者85例(占85%)。比较固定的分支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IPA)、中结肠动脉(MCA)、右结肠动脉(RCA)、回结肠动脉(ICA)。
  100例正常组中,SMA独立走行92例(占92%),8例解剖变异,其中与腹腔干共干1例,肝总动脉从SMA发出2例,肝右动脉从SMA发出4例,肝左动脉从SMA发出1例。
  正常组中不同性别组间、不同年龄组间、SMA不同走行组间SMA与AA夹角、LRV层面SMA至AA距离、DHP层面SMA至AA距离经t检验或方差分析,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A不同走行组间LRV层面LRV最小前后径、最大前后径经方差分析,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夹角类型分组 A,组间 LRV层面 SMA至AA距离及DHP层面SMA至AA距离经方差分析,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RV层面LRV最小、LRV最大内径经方差分析,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夹角大小分组B,组间LRV层面SMA至AA距离及DHP层面SMA至AA距离经方差分析, 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RV层面最小内径比较,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LRV最大内径比较,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
  三种不同的重建方法(VR、MIP、TS-MIP)均能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 I-III级分支,显示率为100%,显示能力及显示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肠系膜上动脉IV-V级分支无论是显示能力还是显示率TS-MIP及MIP与VR比较,p值均<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S-MIP及MIP明显优于VR。TS-MIP和MIP之间显示能力及显示率比较,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MIP优于MIP。
  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相关病变组68例,包括(1)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病变13例,其中胡桃夹综合症7例,测得SMA与AA的夹角均值13.78±5.31°,LRV层面SMA与AA距离4.8±0.69mm,LRV最小内径3.01±0.32,分别与正常组比较,经t检验, p值均<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6例,SMA与AA夹角均值20.88±5.95°,DHP层面SMA与AA间距4.58±1.13mm,均显著低于正常组。(2)肠系膜上动脉自身病变例21例,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栓塞3例、夹层5例,MSCTA上栓塞及血栓的直接征象为SMA血腔内见软组织密度充盈缺损影,管腔狭窄,远端显影中断。夹层动脉瘤在动脉期血管腔内见移位的内膜瓣影及真假双腔影。动脉瘤4例,直接征象为病变处呈瘤样扩张。动脉硬化伴狭窄9例,MSCTA上见SMA血管壁钙化、管腔狭窄及腹主动脉多发钙化斑。(3)腹腔病变累及SMA34例,其中出血2例,MSCTA直接征象为对比剂自血管腔溢到肠腔内,延迟扫描外溢的造影剂更加明显,CTA重建可见异常增粗、条状的病变血管支。肿瘤包埋10例,以胰腺癌侵犯最多见,共7例(占70%),2例淋巴结转移侵犯,1例淋巴瘤侵犯。肠扭转6例,CTA轴位像见多个圆形或卵圆形强化血管断面聚集在一起,呈“漩涡征”表现。肠套叠4例,CTA重建可直接显示血管随病变肠管一同套入另一肠腔内。腹腔及肠道肿瘤12例,CTA多种后处理技术重建皆可清晰显示出SMA分支与肿瘤的关系,对病变的定位、定性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研究中发现肠系膜上动脉气栓1例(该患者未做增强,未纳入病变组),患者门静脉、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分支见广泛气体。
  结论:肠系膜上动脉起始、走行、SMA与AA夹角等解剖结构个体差异大。SMA与AA夹角大小、LRV层面SMA至AA距离、DHP层面SMA至AA距离与性别、年龄、SMA不同走行无关。LRV层面SMA至AA距离、DHP层面SMA至AA距离与SMA和AA之间夹角大小有关,狭窄型(≤20°)夹角LRV层面SMA至AA距离及DHP层面SMA至AA距离明显小于正常型(20°~70°)及垂直型(≥70°)。SMA与AA夹角小是诱发胡桃夹综合症及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的病因之一。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能够全面、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起始走行、夹角等空间解剖结构特点,能够直接清楚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血管腔内、腔外病变形态、部位及范围。对肠系膜上动脉自身病变及相关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更有效的指导临床及介入手术治疗,是目前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相关病变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检查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