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离子束辅助沉积纳米氮化物超硬薄膜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6h】

离子束辅助沉积纳米氮化物超硬薄膜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1.1.1硬质薄膜

1.1.2超硬薄膜

1.2纳米晶复合超硬薄膜

1.2.1纳米晶复合超硬薄膜的结构模型

1.2.2纳米晶复合超硬薄膜的类型

1.2.3纳米晶复合超硬薄膜的硬化机制

1.3纳米多层超硬复合薄膜

1.3.1纳米多层复合超硬薄膜的结构模型

1.3.2纳米多层复合超硬薄膜的分类

1.3.3纳米多层复合超硬薄膜硬化机理

1.4纳米超硬复合薄膜的制备技术

1.4.1纳米晶复合超硬薄膜制备方法

1.4.2纳米多层超硬薄膜制备方法

1.5离子束辅助沉积在超硬复合薄膜中的应用

1.6本论文研究内容

1.6.1纳米复合超硬薄膜存在问题

1.6.2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离子束对Ti膜与Ti-N膜的作用

2.1引言

2.2实验方法

2.2.1离子束对Ti膜的反冲作用实验方法

2.2.2离子束对Ti-N膜的动态混合实验方法

2.2.3结构与性能能测试方法

2.3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离子束对Ti膜的反冲作用

2.3.2离子束对真空电弧沉积TiN膜的动态混合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离子束辅助沉积纳米晶ZrN薄膜的微观结构与超硬效应

3.1引言

3.2实验方法

3.2.1离子束对Zr膜反冲作用实验方法

3.2.2离子束对ZrN膜动态混合实验方法

3.2.3结构与性能能测试方法

3.3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离子束对Zr膜的反冲作用

3.3.2离子束对Zr膜作用的扫描电镜观察

3.3.3离子束对Zr薄膜显微硬度的影响

3.3.4离子束对ZrN薄膜结构的影响

3.3.5离子束对ZrN薄膜表面与断面形貌的影响

3.3.6离子束辅助沉积ZrN薄膜的界面结构

3.3.7离子束辅助沉积ZrN薄膜超硬效应

3.3.8同质纳米晶-非晶复合结构与超硬效应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离子束辅助沉积TiN/CNx纳米晶复合薄膜的微结构与超硬效应

4.1引言

4.2实验方法

4.2.1 TiN/CN,薄膜制备方法

4.2.2结构与性能测试方法

4.3离子束辅助Ti/G靶沉积TiN/CNx薄膜的微结构与超硬性

4.3.1石墨靶真空电弧沉积GNx薄膜

4.3.2 Ti/G靶制备TiN/CNx薄膜的结构

4.3.3.Ti/G靶制备TiN/GNx薄膜的表面与断面相形貌

4.3.4.Ti/G靶制备Ti/ONx薄膜的微结构

4.3.5.Ti/G靶制备TiN/GNx薄膜的超硬性

4.4离子束辅助CH4/N2制备TiN/CNx薄膜的微结构与超硬性

4.4.1.CH4/N2真空电弧沉积CNx薄膜

4.4.2 CH4/N2制备TiN/GNx薄膜的结构

4.4.3.CH4/N2制备TiN/CNx薄膜的表面与断面相形貌

4.4.4.CH4/N2制备T i N/CNx薄膜的微结构

4.4.5.CH4/N2制备TiN/CNx薄膜的超硬性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离子束辅助真空电弧沉积TiN/Cu和(Ti,W)N/Cu纳米多层膜的结构与性能

5.1引言

5.2实验方法

5.2.1多层膜设计

5.2.2多层膜制备

5.2.3结构与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5.3纳米多层膜的结构

5.3.1多层膜XRD分析

5.3.2多层膜超晶格结构形貌分析

5.4纳米多层膜的力学性能

5.4.1纳米多层膜的显微硬度

5.4.2纳米多层膜的结合力

5.4.3纳米多层膜的磨损性能

5.5纳米多层膜硬化机制

5.6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本文主要结论

1.离子束对Ti薄膜和Ti-N薄膜的影响

2.离子束辅助真空电弧沉积nc-ZrN超硬薄膜

3.离子束辅助真空电弧沉积nc-TiN/CNx超硬薄膜

4.离子束辅助真空电弧沉积nc-TiN/Cu和nc-(Ti,W)N/C多层薄膜

二、本论文研究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用离子束辅助真空电弧制备了nc-TiN和nc-ZrN薄膜、nc-TiN/CNx复合薄膜、nc-TiN/Cu和(nc-Ti,W)N/Cu多层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纳米力学测试系统、显微硬度计、划痕仪和表面性能测试仪等设备对制备的试样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了离子束对Ti薄膜、Zr薄膜的静态轰击作用和nc-TiN和nc-ZrN薄膜的动态混合;分析了单层nc-TiN和nc-ZrN薄膜的微结构和超硬效应,提出了同质纳米晶/非晶复合超硬薄膜结构模型;研究用钛/石墨靶和甲烷/氮气不同碳源在离子束辅助条件下,用真空电弧沉积的方法制备nc-TiN/CNx薄膜和离子束辅助沉积对其微结构和超硬效应的影响;研究了用离子束辅助真空电弧沉积对nc-TiN/Cu、nc-(Ti,W)N/Cu多层薄膜组织与显微硬度、膜层/基体结合力和耐磨耐性能影响,并用模量差模型解对纳米多层膜的增硬效应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1.低能氮离子束对Ti膜和Zr膜进行离子轰击作用时在Ti膜中有Ti2N相形成,而在Zr膜中则形成ZrN,并且离子束的轰击作用还导致Ti膜和Zr膜显微硬度增加。 2.低能离子束对真空电弧辅助沉积Ti-N薄膜过程中,随低能离子束能量的增大,沉积膜层中Ti2N相增多,并在(002)晶面出现择优取向。低束流,中等强度的加速电压对Ti-N薄膜具有明显的硬化效应,氮离子束加速电压为3500V,束流为80 mA辅助沉积时,薄膜的硬度达到3856HV0.025。 3.高分辨率透射电镜观察分析表明nc-ZrN薄膜的晶界主要由有序-无序界面构成,在晶内呈有序ZrN纳米晶粒,平均尺寸为6.5 nm,无离子束辅助沉积的ZrN晶粒平均尺寸为9nm。而晶界上为一定厚度的无序结构相,平均厚度为1nm,而无离子束辅助的无序网的厚度为1.5 nm。在nc-ZrN薄膜中存在相当多数量的三叉晶界,体积分数约为37.23%。在三叉晶周围主要由多重共格晶界构成,此外,在nc-ZrN晶内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位错,层错,晶粒弯曲等缺陷。提出了同质纳米晶/非晶复合超硬薄膜结构模型,纳米晶本身具有比较高的硬度和模量,纳米晶的尺寸小于10 nm,纳米晶被同质非晶包围形成无序晶界结构,无序网的厚度比较薄,约为1nm。此外在纳米晶之间也存在错配度较低的多重共格晶界。用纳米力学探针压入法测试nc-ZrN薄膜的硬度均比较高,其平均范围在60~85 GPa,同时也表现出较高的弹性模量和弹性恢复值。离子束流为150 mA,加速电压为3500V的离子束辅助制备的试样纳米压入硬度高达81.23 GPa。 4.以石墨靶作为碳源,氮气作为氮源,用真空电弧沉积的方法制备了CNx薄膜,用XRD和XPS分析表明,薄膜中C、N两种原子之间形成了N-sp3C和N-sp2C两种方式的成键,这说明膜层中有C-N化合物存在。用CH4:N2=1:4的离子束混合法在单晶Si(100)片上制备的薄膜用XRD和XPS分析表明有C-N键和C=N键类型的CNx化合物存在。 5.用钛/石墨复合靶粒子束辅助真空电弧沉积TiN/CNx薄膜,XPS分析表明,增加氮气压力有助于膜层中N-sp2增多,同时C原子间以sp3键相结合的原子所占比列有所减少。0.41Pa条件下沉积的TiN/CNx薄膜平均硬度为68.3GPa,弹性恢复值达到87%。 6.用CH4和N2混合气体进行离子束辅助真空电弧沉积TiN/CNx薄膜,XRD分析表明,薄膜主要为TiN相,并且在TiN(111)出现择优取向;XPS分析表明,薄膜中含有CNx相。用纳米硬度压入仪测试结果表明薄膜具有很高的硬度值,测试硬度达到85.11 GPa,弹性恢复值达到90.3%. 7.用Ti/G复合靶和CH4/N2制备的TiN/CNx具有相似的微结构,透射电镜观察表明该结构为nc-TiN/a-TiN/a(nc)-CNx复合结构模型,其中纳米晶TiN尺寸为10 nm以下,周围主要为同质非晶a-TiN晶界,宽度小于1nm,a-CNx或nc-CNx晶分布在nc-TiN晶角落,对TiN的生长起到钉扎作用,可以有效地稳定TiN晶粒尺寸。在纳米TiN晶粒内还存在少量的位错、层错、空洞和孪晶等缺陷。 8.研究表明离子束辅助沉积TiN/Cu和(Ti,W)N/Cu纳米多层膜中离子束改变了TiN择优取向。扫描电镜观测表明离子束辅助沉积TiN/Cu纳米多层膜中各层界面清晰,但无离子束辅助沉积TiN/Cu纳米多层膜中出现了TiN晶粒轴向生长穿越几个调制周期的现象,这说明离子束辅助沉积有助于抑制TiN晶粒轴向柱状生长。离子束辅助沉积TiN/Cu和(Ti,W)N/Cu纳米多层膜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在调幅周期为T=27nm的条件下,TiN/Cu纳米多层膜表现为较高的硬度(最高达35GPa),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结合力(临界载荷为45 N),和良好的耐磨性能。通过对纳米多层复合结构中TiN和Cu纳米膜层进行模量差计算表明,TiN/Cu纳米多层膜比单层TiN薄膜的硬度要高,与实际测量接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