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数据背景下用户的网络隐私顾虑实证研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视角
【6h】

大数据背景下用户的网络隐私顾虑实证研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 文章框架与主要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信息隐私综述

2.1.1 信息隐私的概念内涵

2.1.2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隐私特征

2.2 网络隐私顾虑综述

2.2.1 网络隐私顾虑的概念内涵

2.2.2 网络隐私顾虑的构成维度

2.2.3 网络隐私顾虑的影响因素

2.3 威胁评估与应对评估

2.3.1 保护动机理论

2.3.2 威胁评估与感知评估的概念及维度

2.4 组织隐私政策研究

2.4.1 程序公平理论

2.4.2 组织隐私政策的相关研究

2.4.3 组织隐私政策的概念与测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3.1 变量与关系假设

3.1.1 威胁评估、应对评估与网络隐私顾虑

3.1.2 组织隐私政策与网络隐私顾虑

3.1.3 组织隐私政策的调节作用

3.2 研究整体理论框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4.1 问卷设计

4.1.1 问卷基本情况

4.1.2 问卷设计过程

4.2 数据收集

4.3 变量测度

4.3.1 网络隐私顾虑

4.3.2 威胁评估与应对评估

4.3.3 组织隐私政策

4.3.4 控制变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

5.2 变量信度与效度分析

5.2.1 指标选取

5.2.2 信度分析

5.2.3 效度分析

5.3 假设检验与结论

5.3.1 相关分析

5.3.2 假设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果讨论与管理启示

6.1 假设检验结果

6.2 结果讨论

6.2.1 威胁评估与网络隐私顾虑的影响关系

6.2.2 应对评估与网络隐私顾虑的影响关系

6.2.3 组织隐私政策与网络隐私顾虑的影响关系

6.2.4 组织隐私政策的调节效应

6.3 实践启示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新兴信息技术和应用模式的涌现,全球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人类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借助互联网平台,企业对用户个人数据进行收集与使用,更好地洞察与了解用户的需求,设计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支持企业的持续成长。而这一持续成长的前提是获取与使用用户数据,用户在享受个性化产品与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隐私风险。大数据时代进一步加剧了用户对于隐私的担忧,出于对自身信息隐私的保护,用户经常会采取一些消极的方式来应对风险,如提供虚假、不完整的信息,或者直接拒绝。企业为了缓解用户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对隐私的顾虑,普遍做法是制定并发布隐私保护政策,通过声明告知用户如何采集、使用和保护其个人信息。然而,现有研究表明,信息隐私在大数据背景下发生了新的变化,用户的网络隐私顾虑也随之有了新的内涵(王忠,2015)。那么,在新背景下用户的信息隐私与网络隐私顾虑有哪些新特征?面对新背景带来的隐私挑战,用户会通过自身认知对风险进行估算,其估算的结果又会对隐私顾虑产生怎样的影响?企业当前采用的隐私政策又会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在当前的研究中都没有回答。基于以上现实和理论背景,本文从保护动机理论视角出发对网络隐私顾虑、威胁评估与应对评估、组织隐私政策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展开研究。
  首先,本文对信息隐私、网络隐私顾虑、威胁评估与应对评估、组织隐私政策的概念内涵以及研究发展进行了综述,其中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隐私特征,提出了网络隐私顾虑在这一新特征下的内涵与测量维度,在原有的测量基础上(收集、控制、(隐私实践)知晓),增加了“事后救济”这一新维度;接着,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对网络隐私顾虑、威胁评估与应对评估、组织隐私政策的关系进行理论推导,提出25个理论假设;最后,利用收集的246份网络用户的样本数据,采用SPSS19.0和LISREL8.7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其中10个获得支持,9个未获得支持,6个获得反向支持。
  基于对结果的分析讨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网络隐私顾虑新增维度为事后救济;第二,威胁评估对网络隐私顾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应对评估对网络隐私顾虑没有显著影响作用,只对控制维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用户对组织隐私政策的重要性认知对网络隐私顾虑有显著正向影响;第四,用户对组织隐私政策的重要性认知作为调节变量,在威胁评估与网络隐私顾虑关系中的整体调节效应并不显著,只在威胁评估与隐私控制关系中具有显著反向调节效应,而在应对评估与网络隐私顾虑关系中除了控制维度均具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
  本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创新点和贡献:第一,丰富和拓展了大数据背景下网络隐私顾虑的内涵研究,补充构建了我国用户的网络隐私顾虑测量指标体系;第二,从保护动机理论视角丰富了网络隐私顾虑的相关研究,采用实证的方法对网络隐私顾虑的影响机理进行了验证,拓展和丰富了网络隐私顾虑的前因研究;第三,丰富和拓展了网络隐私顾虑相关理论研究,为个体层面的隐私顾虑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从实践来看,也为企业缓解用户隐私顾虑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