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及政策研究——以甘南藏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为例
【6h】

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及政策研究——以甘南藏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前 言

二、关于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及政策的历史考察

三、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与基础教育地方课程

四、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五、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模式的构建及政策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 记

展开▼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国家课程占主导地位。实行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全国各地,无论是汉族地区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如果说考虑了地域的差异性,只是把主流文化的课程文本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的课程文本而已,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央集权课程的运行模式。这种高度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对于培养国家公民、保证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即高度统一的课程制度无法兼顾各地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需求,从而导致了课程与各地社会、教育和学生发展的实际相脱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关于地方课程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地方课程尤其是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背离了地方课程建设的初衷,没能发挥地方课程应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于地方课程的实施模式理解上的“西方”化倾向明显,本土化研究不够深入;二是对于国内的地方课程开发的历史与模式缺乏整体的把握;三是对民族地方课程的理论基础——地方性知识的价值认识不够;四是地方课程内容脱离地方实际。五是在地方课程的实施中,学校想方设法弄虚作假去应付上级的检查,使地方课程的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鉴于现有地方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民族地区学生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的特殊的价值,本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个案,对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历史进行考察,对现有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地方性知识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扎根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开发模式,并提出了建立这种模式的相应的政策支持的建议。
   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民族地区学生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都有其特殊的价值,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理论研究和特殊的政策保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