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代杜诗选录和评点研究
【6h】

明代杜诗选录和评点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 论

一、本论题的研究现状综述

二、本论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明代杜诗选录和评点的背景

第一节 社会和文化背景

一、社会背景与科举制度

二、刻书事业与图书流通

第二节 文学环境及杜诗学理论

一、关于杜诗“诗史”的争论

二、以“格调”论杜诗

三、对于“李杜优劣论”的评价

第二章 明代杜诗选录和评点的特点

第一节 选录的形式和评点的内容

一、选录形式多样,以律诗为主

二、评点内容要言不烦,多贬抑性批语

第二节 选注的内容与注释的方法

一、以“赋比兴”注杜诗

二、注重结构分析和大意阐释

三、“以意逆志”方法的运用

第三节 其它方面

一、对宋元杜诗学的继承和发展

二、选批者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

第三章 部分重要杜诗选本和评点本考察

第一节 郑善夫《批点杜诗》辑录 ①及其特色

一、郑善夫生平简介

二、郑善夫《批点杜诗》辑录

三、郑善夫《批点杜诗》的特色

第二节 颜廷榘及其《杜律意笺》①

一、颜廷榘的生平

二、《杜律意笺》初刻时间考

三、《杜律意笺》的笺注特点

四、《杜律意笺》对杜诗学的贡献

第四章 明代杜诗选录和评点的价值和不足

第一节 价值

第二节 不足

附录一:明代杜诗选本(含批点本)提要

附录二:部分明代杜诗选本书影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从中唐开始,杜甫及其诗歌就受到诗坛的关注,成为诗人们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同时对杜诗的整理也积极开展,至宋代有“千家注杜”的丰硕成果,形成了杜诗学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明末清初,随着满族入关、清朝统治,在经历了“天崩地解”的大变革之后,文人士大夫将目光投向有“集大成”之誉的杜诗,注杜、选杜、评杜、学杜之风大盛,由此形成了杜诗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处于这两次高潮之间的元明时期,则把杜律奉为诗歌创作的楷模和圭臬,尤其是明代,对杜诗的研治尤侧重于选注和评点。然而,学界对此很少关注。本文即以此立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挖掘明代杜诗选录和评点的特点及在杜诗学史上的价值。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明代杜诗选录和评点的背景。本章从“社会背景与科举制度”、“刻书事业与图书流通”、“文学环境与杜诗学理论”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明代盛行杜律的选注和评点的原因。
  二、明代杜诗选录和评点的特点。本章将明代杜诗的选录和评点置于杜诗学发展史的大背景之下,通过和宋、清两代的对比,从三个方面总结归纳出明代杜诗学的特点。
  三、重要杜诗选本和批点本考察。本章选取了明代两个比较重要的选本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其中对已经亡佚的郑善夫的《批点杜诗》进行了辑录,并分析了其特色。对颜廷榘的《杜律意笺》进行了初刻时间的考论和笺注特点的分析,最后指出了它们在杜诗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四、明代杜诗选录和评点的价值和不足。明代杜诗的选录和评点的价值主要有保存旧注的辑佚价值和考订价值。不足之处则是选录的形式过于单一,批点的内容过于简略,同时也存在“引用材料不注出处”、“妄改引文”等缺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