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正名论与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发展
【6h】

正名论与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发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内容提要

英文内容提要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正名论和名实观

第一节 正名论与名实观

第二节 先秦各家论“正名实”

第二章 科学的正名之旅——从“格致”到“科学”

第一节 正名论与“格物”、“致知”

第二节 正名论与“格物致知”

第三节 正名论与“格物穷理之学”

第四节 正名论与“格致之学”

第五节 正名论与“格致"、“科学”

第三章 名符其实的科学方法论意义

第一节 中国传统科学中的逻辑思维

第二节 朱熹“格物-致知”说的方法论意义

第三节 正名论与逻辑经验主义

第四章 正名论与系统方法论

第一节 系统科学方法

第二节 正名论与系统科学方法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科学”这个概念是由国外引进的。中国古代科学与格致学紧密相连,中国古代有科学且在曲折地行进着,古代的名实观、正名论在格物致知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在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逻辑经验主义认为,“认识论也就是方法论”。换句话说,认识论所探究的是“认识的逻辑”。古代先秦时期,由于历史时代,社会政治的需要,诸子各家掀起了名学学术思潮,正名论正是各家建立起的名学思想体系的中心,他们以讨论稳定社会的举措为开端,从政治的角度展开了名实关系的讨论,赋予正名论以新的阐释。儒家孔子首倡正名,这一缘于政治意图的学术思路引领了后来诸子各家对名实关系的进一步的深入讨论,对正名论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影响作用。后来的儒家继承人荀子,法家韩非子,名家尹文、公孙龙等人,墨子及其后学的名学体系中的正名论思想都是以孔子的正名思想为基础而不断扩充走向更新和完善的,其目的更是一致的由“正名”以达“正政”,在政治上,正名论的思想发挥了很有影响力的作用,无疑,它具有方法上的指导意义。自宋朝二程及朱熹重新扩展《大学》中的格物思想起,此后各朝代学人、思想家纷纷对格物穷理学进行阐释,推动了“格致学”到“科学”的发展,在这一历程中,正名论自觉地显现了它的指导作用。认识与逻辑不可分,正名论所蕴含的类推逻辑思想在古代格致学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如同西方三段论的工具作用,它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推动了格物致知学向科学的发展,同时,它与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在方法论上非常相似。因此,正名论的科学思想对今天的科学实践仍具有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