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学术论坛到中学讲台——谈孙绍振教授的微观分析法
【6h】

从学术论坛到中学讲台——谈孙绍振教授的微观分析法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详细摘要

绪论

第一部分孙绍振教授的微观分析法

一回到文学本身

二回到文本本身

三揭示矛盾,深入文本

四逐层深入,系统分析

五分析的可操作性

六比较还原法的人文性

第二部分微观分析法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提供一种文本分析的方法

二在口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三彻底的人文教育

第三部分从学术论坛到中学讲台

一普及学术成果

二参加语文学科体系建设

结束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二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上世纪90年代起,社会各界就对语文教育展开大讨论。有不少作家,记者,编辑,在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教授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的甚至亲自参与新课标制定,主编教材及课外读本,解读课文名篇,一时蔚然成风。 微观分析文本是深刻解读的基础,是对话的前提。但对文本微观分析既缺乏理论研究,又缺乏实践的可操作性。孙教授在长期理论研究和高校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微观分析法,并介绍给语文界。该文试图以孙教授解读课文名篇的观念和具体操作方法为主要视角,思考他对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对阅读教学的贡献,并希望能从这一角度对学术研究与基础教育关系,对学者教授参与语文课改的意义做一些探讨。此项研究的目的是希望学术界和语文界有更多的交流和更真诚的合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