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主题文化的高校景观设计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为例
【6h】

基于主题文化的高校景观设计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高校景观设计现状概况

2.1 高校景观的特点

2.2 高校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

2.3 我国高校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3高校景观主题文化的提取

3.1 高校景观主题文化的对比和甄选

3.2 高校景观主题文化类型

4 高校景观主题文化的表达

4.1 高校景观主题文化的表达手法

4.2 高校主题文化的表达载体

5 省域范围内基于主题文化的高校景观设计中模式构建

5.1 福建省高校景观主题文化提取与表达的主要倾向

5.2 设计原则

5.3 基于主题文化的福建省高校景观设计模式构建

6 基于主题文化的安溪茶学院景观设计

6.1 项目概况

6.2安溪茶学院景观设计模式选择

6.3 主题文化的提取

6.4 茶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高校数量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而迅速增长,校园景观设计问题愈发凸显:景观模式化、景观内涵空心化现象越发严重;不同校园之间景观同质化,不同文化内涵和学科特点彰显欠缺;我国高校景观设计多数布局模式和设计理念雷同,景观内涵和设计表现手法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等。探究其原因,主要为在高校景设计过程中缺乏对“主题文化”的提取和表达进行理论研究。本文通过三部分对高校主题文化的深入解读和分类并系统的归纳总结各种表达手法的应用情况,旨在找出高校主题文化提取和表达的逻辑原则和模式。
  首先阐述高校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及重要意义,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出我国高校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根据高校景观的主题文化提取的来源不同分为四类:历史线索类、人文社科类、科技创新类和其它专项类;根据逻辑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将主题文化的表达手法分为三类:线性表达与非线性表达、显性表达与隐性表达以及辐射性表达与辐合性表达,并举例说明三类表达手法在建筑景观、广场与道路、设施与小品、植物景观和水体等五个方面的不同程度应用情况。
  对福建省高校景观主题文化提取与表达的主要倾向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设计原则。整理出福建省内基于主题文化的高校景观设计模式,即历史人文型、生态文化型和综合型三种高校景观设计模式。最后,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校园景观设计为例,根据上述设计的原则和模式进行阐述以“茶文化”为主题文化的安溪茶学院景观设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