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品茗空间的中韩茶文化比较研究
【6h】

基于品茗空间的中韩茶文化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引言

1.1 研究现状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中韩茶文化交流与韩国品茗空间的演变

2.1 茶文化初传与新罗品茗空间

2.2 茶文化繁荣与高丽品茗空间

2.3 茶文化衰退与朝鲜品茗空间

2.4 小结

3 中韩室内品茗空间的比较

3.1 会客厅堂品茗空间

3.2 楼亭轩榭品茗空间

3.3 精舍茶屋品茗空间

3.4 小结

4 中韩室外品茗空间的比较

4.1 自然山水品茗空间

4.2 人工庭院品茗空间

4.3 坊间市井品茗空间

4.4 小结

5 结论

5.1 本研究主要的结论

5.2 本研究的讨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韩国茶文化起源于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两国文化交流的结晶。因茶而产生的品茗空间,是茶文化的主要承载。中韩古代品茗空间,蕴含着共同的茶文化元素,又凝结着各自的民族特性。对中韩古代品茗空间进行比较,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韩国文化的渊源和传承,而且有益于深入挖掘韩国的民族特性,理解中国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求同存异与和谐发展的美德。本论文将中韩品茗空间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形式,通过中韩古代茶画、壁画和品茗空间遗址等图片资料,分析中韩古代品茗空间的共性与特色,以期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与茶业发展。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
  1.韩国品茗空间的民族特色。韩国茶文化,得力于僧人、贵族和商旅的推动,是一种自上而下普及的高雅文化。韩国室外品茗空间,融入了本民族的花郎精神,是一种崇尚自然,有着积极价值观的文化空间。同时,韩国室内品茗空间,恪守儒家礼教,是一种仪式感很强的品茗空间。
  2.中韩古代品茗空间均体现儒释道思想。中韩文士的厅堂楼阁品茗空间,追求风雅,体现儒家思想。中韩僧人的寺院品茗空间,追求素雅,以茶清修,体现佛教思想。中韩室外品茗空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道家思想。
  3.中韩室内品茗空间的功能相似。中韩室内品茗空间,均可分为待客空间和独处空间两种形式。待客空间主要有厅堂和楼阁,体现儒家的世俗会客茶礼;独处空间主要有精舍和茶屋,是个人精神的安放之所,体现儒家的慎独思想。
  4.中韩室外品茗空间的儒道侧重点不同。中国自然品茗空间,以道家思想为核心,体现遁世情怀;韩国自然品茗空间,偏重儒家思想,体现入世情怀。中国文士,喜欢在高山流水之中,蕴养性灵之美;韩国文士,喜欢在高台望月之中,彰显青云之志。一个平和,一个励志,体现中韩室外品茗空间的侧重点不同。
  5.中韩品茗空间中儒家与佛教的关系不同。中国文士茶画,常常在文士的品茗空间中,加入佛教和道教名人。通过文士与方外高人的交往,体现茶文化的张力和文雅,实现儒茶的道化;与此不同,韩国文士茶画,很少涉及佛道人物,体现了韩国品茗空间中儒与佛关系的疏远。
  总之,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有很深的渊源。两国文化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造就古代品茗空间的构成要素相似,只在侧重点上体现不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