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体验式教学方法在护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h】

体验式教学方法在护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相关理论

1护患沟通的内涵

2 沟通能力的概念

3体验式学习理论

4 体验式教学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研究结果

1 实验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

2 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分析

3 沟通能力自评得分分析

4沟通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分析

5 体验式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6 教学反馈

第四部分 讨 论

1 体验式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2 体验式教学能明显提高护患沟通的实践能力

3 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 护生个人因素对教学效果产生的影响

5 体验式教学的持续改进和完善

第五部分 总结

1研究结论

2 研究不足

3 后期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

附录1:软技能能力调查量表

附录2: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

附录3:一般资料问卷

附录4: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医疗服务对象对医务工作的服务要求日益提高,在此过程中由于沟通不良而带来的医患纠纷也逐渐增多。鉴于此,对医护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传统护理教育中对护患沟通实践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培养方法单一,存在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不足的现象。研究者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对护理本科学生进行护患沟通教学改革,以期提高护患沟通教学质量,提升护生的护患沟通实践能力。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方法在护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2015年3月至6月,将重庆医科大学2014级护理本科某班84名学生,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2名。在护患沟通教学中,对照组采用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即按照基础体验、反射观察、抽象概括和主动应用四个环节组织教学。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师均相同。教学实施前,研究者用自行编制的《护生个人情况问卷调查表》对二组护生进行个人基本资料、家庭情况和社会经历调查;用付艳芬编制的《护理软技能测评量表》进行非专业技术能力的自我评分。教学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同时使用相同试题进行理论笔试考试,以了解护生对护患沟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用《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考评表》评价学生与患者沟通的实际能力,学生使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对自己沟通能力进行自我评价。统计分析二组学生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将护生个人因素与考试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研究者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从体验式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个人感受三方面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个人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基线资料可比。
  2.实验组和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为66.37±9.82分 VS.64.98±9.68分,无统计学差异(P=0.514)。体验式教学对护生护患沟通理论知识学习无明显影响。
  3.实验组和对照组护患沟通实践能力考核成绩为185.55±10.39分VS.172.00±11.86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体验式教学能显著提高护生护患沟通的实践能力。
  4.护生个人因素对理论知识学习不具有相关性,但非独生子女护生护患沟通实践能力更强、自我评价更加审慎。
  5.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体验式教学增强了护患沟通能力,有利于促进自主学习,但增加了自学内容,学习压力增大;教师认为体验式教学对护生护患沟通实践能力提高具有积极作用,但教学过程中需有效约束管理,教学组织设计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
  结论:
  1.体验式教学方法对护理本科生护患沟通理论知识学习无明显影响,但有利于护生修正护患沟通行为,能显著提升学生的护患沟通实践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护生个人因素对护患沟通教学效果没有影响,但非独生子女护生的护患沟通实践能力更强;护生的非技术专业能力评分越高对提高其护患沟通实践能力的积极作用越明显。
  3.体验式教学过程中需加强对护生学习过程的监管,以保证教学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