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地区足月儿/近足月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UGT1A1基因多态性相关研究
【6h】

重庆地区足月儿/近足月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UGT1A1基因多态性相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分组

1.2方法

1.2.4 测序及分析

1.3 结果分析

2.结果

2.1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2.2 UGT1A1基因突变情况

2.3新生儿高胆组与非高胆组UGT1A1基因211G>A突变情况

2.4其余发现突变位点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文献综述:遗传因素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作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足月/近足月新生儿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ridine-diphosphate glucuronosyltransferase enzyme,UDPGT)基因(UGT1A1)多态性情况,探讨其与重庆地区足月/近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
  方法:选取重庆地区胎龄≥35周新生儿,收集脐带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UGT1A1基因启动子、第1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区域并测序,根据211G>A突变情况分为野生组及突变组,进行前瞻性研究,随访两组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值(transcutaneous bilirubin,TCB)及蓝光治疗情况,并分析其与UGT1A1211G>A突变的关系。
  结果:共纳入219例,UGT1A1211G>A突变野生型147例,突变型72例(纯合突变8例、杂合突变64例),UGT1A1211G>A总突变率、纯合及杂合突变分别为32.9%、3.7%、29.2%;TA(TA)7A突变5例,TA(TA)5A突变1例,突变率分别为2.3%、0.5%。生后(1-3)天、(4-7)天经皮胆红素值位于高危区比例及蓝光治疗情况,野生组分别为19.0%、20.4%、9.5%;突变组分别为51.4%、50.0%、20.8%,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TATA盒突变的6例新生儿生后(1-3)天、(4-7)天经皮胆红素值均位于非高危区且均未接受蓝光治疗。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及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211G>A突变率分别为51.7%、30.0%(P=0.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GT1A1211G>A突变对重庆地区胎龄≥35周新生儿(1-3)天、(4-7)天经皮胆红素值位于高危区及需蓝光治疗的OR值(95%CI)分别为4.49(2.42~8.34)、4.36(2.36~8.04)、2.80(1.16-6.76),对高胆红素血症的OR值(95%CI)为2.80(1.16-6.76)。
  结论:UGT1A1211G>A突变在重庆地区足月/近足月新生儿中较为常见,且可能与该人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及蓝光治疗风险度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