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为例
【6h】

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5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内容

2.1理论基础

2.2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

3 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3.1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2调查结果与分析

3.3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4 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分析

4.1 教材中适合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分析

4.2生态文明教育渗透策略

4.3生态文明教育渗透的案例设计与反馈

5 结论与展望

5.1主要结论

5.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B: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调查问卷

附录C:问卷汇总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生态与环境、资源等问题不断加剧并日益国际化,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所出现的这些问题。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短缺等问题愈演愈烈,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无论是国际社会,抑或是国内各领域,都将生态文明教育提上日程。中国在21世纪初,就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并向公众普及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其理论。同时也通过一些环保等社会公益活动吸引民众的参与和了解,生态文明教育遂逐步开展。
  教育是培养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主要途径,而高中地理课程的相关内容又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有较多的共同和共通之处。因此本论文选取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为研究主题。首先通过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背景研究,明确其研究意义,了解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状况,发现我国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较少,还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因此确定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其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加以阐述,为下文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渗透提供理论支撑;总结前人对于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论述,明晰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概念与主要内容,即包含生态文明知识教育、价值观教育和行为教育。继而根据研究内容的客观需要,本论文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就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现状作出调查与分析。得出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有较多的限制因素,如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现有教学条件的制约等。再次,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为例,分别探讨了该教材中适合渗透生态文明知识教育、价值观教育和行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中以生态文明知识教育的内容为主,价值观教育多是渗透进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而行为教育也与知识教育的内容密不可分。另外,本论文就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教学设计要力求与生活中的生态环境现象相联系,选编适合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案例,以及扩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场景等策略。最后,选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中“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传统工业区”两节内容,以乡土地理知识为背景,设计相关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案例,并做出教学反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