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拐点与决策——德美两国城市中心步行区发展史节点的战略选择
【6h】

拐点与决策——德美两国城市中心步行区发展史节点的战略选择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对象

1.2 研究问题

1.3 目的与意义

1.4 路线与简介

2 概念与综述

2.1 步行区相关概念与特征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3 方法与选样

3.1 研究设计

3.2 样本选择

4转变:历程中拐点的产生

4.1 作为统一体的步行区发展历程的基本特征

4.2 拐点的基础、前提与构成

5 决策:拐点差异背后的决策差异

5.1 背景:长期作为手段的步行区建设

5.2 差异:德国步行区发展由“手段”向“目的”的转换与回归

6 回归:拐点后的步行区发展

6.1 作为“目的”的步行区建设:回归本质与反映核心价值

6.2 回归的具体方式

7 结 语

7.1研究结论

7.2 研究难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商业步行街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商业繁荣的象征,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建设商业步行街的大潮之中,从最初的鲜见于少数大城市到如今的在众多中小城市随处可见。然而,在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发展的隐患:一方面,许多中小城市的商业步行街建成后并未带来预期的商业收益与影响,而是在越来越多元的商业业态竞争中逐渐处于下风。另一方面,在众多发展较好的大城市,也面临着商业步行街所在区域已然成为了城市交通问题的痼疾。并且身处于舍商业保交通而心不甘、保商业舍交通而难承担的双重困境。从这样的矛盾与困境着手分析,却并未将焦点集中在具体的解决方式上,而是将商业步行街作为一种类型(“步行区”)而非个体(“商业步行街”)去观察它的总体结构性特征。这样做源于两方面的考虑:①既然已经形成困境,说明双方在尽了各自的解决之道后仍无法摆脱彼此对立的局面,这时就事论事就不再适合;②商业步行街之于我国城市并非原生,而是伴随上世纪末城市商业的繁荣发展,被作为一种城市商业中心的象征性空间被从美国引入。因而,准确把握总体结构性特征就需要从跨时空的视角去分析不同个体间所共有的本质特征。这就是本文以比较研究为主、追踪研究为辅的实证类研究设计的主要原因。
  本文以德美两国作为典型案例分三步进行本文的研究:首先,解析了作为统一体的概念内涵(步行化)与历程的基本特征(代谢式的发展走向),总结共性的基础上明确各自差异所表示的发展侧重与偏好;紧接着,发现这样的本质特征与当前城市整体发展特质存在着某些必然的本质矛盾(交通与商业),从而导致自身发展存在临界状态;之后,就德美两国在面临这样的临界状态时各自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重点的比较分析,从而发现差异背后有效的决策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联。过以上分析,作者发现德美两国在面临拐点时真正的决策差异在于:美国“顺应”了步行区发展由胜而衰的“自然规律”而最终不得不做出撤销的决定;而德国则是在旧的统一遭遇生存危机后积极探寻新的统一,并成功完成了“手段向目的”的角色定位转换----即尝试瓦解步行区过去长期的寄生性与外部依赖性发展特征,重新在新的城市整体发展背景下探寻步行区发展的主体意识并赋予其充分的自洽性发展空间。最终,德国范例在面临危机时对步行区继续存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所做出的决策指引尝试无疑可为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矛盾局面提供一些清晰的状态参考与解决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