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化疗在结直肠癌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6h】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化疗在结直肠癌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一 结直肠癌腹腔化疗临床研究进展

相关图片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估腹腔植入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预防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疗效;从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情况,观察使用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的安全性。 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住院的结直肠癌患者,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出108例Ⅱ、Ⅲ期结肠和中上段直肠癌病人,分为实验组35例:在标准的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根据原发病灶的部位,将总量为900mg的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均匀植入病灶切除区域及肠系膜上/下动脉旁。对照组73例:在标准的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用5-FU500mg/m2+生理盐水500ml冲洗腹腔与盆腔并保留。术后按NCCN指南进行诊疗,入组病人在术后4周内开始全身化疗,推荐一线方案为FOLFOX4方案。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发生的严重或特有的不良事件,评价术中腹腔植入缓释氟尿嘧啶进行区域化疗的安全性。通过长期随访,比较实验组在无瘤生存时间、腹盆腔、肝、肺等转移率、2年生存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是否具有优势。 结果:⑴试验组所有患者术后至第一次全身化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全身不良反应。⑵在化学性腹膜炎、切口(引流管)感染和裂开、吻合口漏、腹腔出血或感染以及粘连性肠梗阻这五个方面相比较,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⑶在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反应、肝、肾功能等系方面的不良反应轻微,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⑷两组复发或转移以术后2年内最常见,复发转移部位前两位依次均为局部或腹盆腔、肝脏,试验组未见肺和骨等其他脏器转移。2年无病生存率(DFS)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5.71%和6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总生存率(OS)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4.3%和8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Ⅱ、Ⅲ期结直肠癌术中腹腔植入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不会影响病人术后的恢复和全身静脉化疗的正常进行,同时2年内未见肺和骨等其他脏器转移,在2年无病生存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但2年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