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工作项目中的“稻草人”现象产生机制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
【6h】

社会工作项目中的“稻草人”现象产生机制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核心概念

1.4 研究方法

1.5 资料来源

1.6 论文结构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

3.2 分析框架

4 X社区“稻草人”社工项目的实证分析

4.1 X社区社会工作项目背景介绍

4.2 X社区社工项目“稻草人”现象的产生过程

4.3 X社区社工项目“稻草人”现象的产生机制分析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结论

5.2 对策建议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在我国社会工作事业蓬勃发展和各级政府提出将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下,政府以项目的形式购买社工机构的服务开展得如火如荼。本研究提出,在政府大量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背后,社会工作项目存在着功能失灵,甚至被做成“稻草人”式的社区景观的问题。
  本研究选取S市X社区社工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社工项目从功能失灵再到景观化的“稻草人”现象产生过程。研究重点为:社会工作项目中的“稻草人”现象产生机制是什么?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从社会工作项目主体之间多层级特征的委托代理风险关系角度入手,构建出了X社区社工项目出现“稻草人”现象的产生机制分析框架:委托购买的逆向选择和剩余控制权下的行政操纵导致了X社区社工项目的功能失灵,上下级政府的目标置换和服务传递的道德风险导致了X社区社工项目的景观化,该项目在功能失灵后走向景观化,最终彻底沦陷为“稻草人”。本文最后依据委托代理风险的规避思路,提出了几点避免社工项目出现“稻草人”现象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了系统和宏观性的理论视角对社会工作项目中的问题现象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一定程度上为相关问题研究贡献了独特的解释逻辑与视角。但是本研究中对 X社区社工项目的“稻草人现象”产生机制的分析维度需要进一步细化和精确,以降低结论的风险性,其次本研究中的“稻草人”现象只是在某个社会工作项目上的某个时间段上的个案探讨,研究的结论在普遍性和推广度上可能存在局限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