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定向增发收购资产事件对中国股市半强式有效研究
【6h】

基于定向增发收购资产事件对中国股市半强式有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股市半强式有效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内容和创新之处

2 有效市场理论

2.1 股票市场的效率

2.2 有效市场理论的内涵

2.3 有效市场理论的实证含义

2.4 有效市场的分类及其检验

2.5 有效市场理论的适用性

3 事件研究法分析

3.1事件研究法简介

3.2 事件研究法步骤

4 我国股票市场半强式有效实证分析

4.1 样本选择

4.2 模型选择与参数估计

4.3 实证结果

4.4 实证结果分析

5 建议与对策

5.1 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5.2 继续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5.3 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完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判断一个金融体系的好坏,唯一标准就是该体系的效率高低。股票市场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也依赖于其有效性的高低。而股票市场有效性问题更多地表现为一个实证问题,即检验现实股票市场是否有效,本文将着力于中国股市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从实证的角度来检验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已达半强式有效,希望能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水平作出正确的定位,并对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热点问题提出一些简单的建议和对策。
  有效市场理论为研究股票市场的效率水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具,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青睐。我国股票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市值不断增加,效率水平不断提高,利用有效市场理论研究我国股票市场效率水平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已经达到弱势有效,正逐步向半强式有效过渡,关于我国股票市场半强式有效的探讨渐渐成为我国股票市场效率水平研究的焦点。
  本文在有效市场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经典的事件研究法,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文章从2007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收购资产这一类事件出发,选取了沪深两市22只股票为样本,来研究股价对事件的反应程度,以确定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已达半强式有效。
  实证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收购资产时,样本股票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在事件发生前2日至事后第6日显著不为零,在事件发生后的两日内累计超额收益率出现振荡,并在大幅上涨之后下又出现迅猛下跌的情形,证明了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着对消息提前反应的现象,并且存在着信息披露不完全和市场过度反应的情形,由此得出了我国股票市场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的结论。
  根据实证的结果,为了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水平,文章提出以下几项建议: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提高普通投资者投资水平和理性分析的能力,减少市场投机行为;加强市场监管,完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