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恒定与诉讼承继主义
【6h】

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恒定与诉讼承继主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一、诉讼系属中争讼实体权利义务转移之应对策略演变

(一)不同立法模式的应对之策:从让与禁止到让与自由

(二)让与禁止主义之弊端

(三)当事人恒定与诉讼承继主义之诞生

二、当事人恒定主义之制度剖析

(一)当事人恒定主义的概念剖析

(二)当事人恒定主义的制度趣旨

(三)当事人恒定制度的内容构成

(四)当事人恒定主义对原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影响

(五)当事人恒定制度与善意取得制度的交错

(六)当事人恒定主义与当事人处分权之行使

(七)当事人恒定主义与判决效力扩张

(八)当事人恒定主义的问题及其对策

三、诉讼承继主义之制度剖析

(一)诉讼承继的概念之辩

(二)诉讼承继主义的内容构成

(三)诉讼承继主义的制度趣旨

(四)诉讼承继主义的两种类型

(五)诉讼承继主义的问题及其对策

四、当事人恒定与诉讼承继的交错模式

(一)混合交错模式下的新当事人恒定主义

(二)新当事人恒定主义下的特定继受人之范围

五、我国应对诉讼系属中争讼实体权利义务转移之制度选择

(一)我国应对争讼实体权利义务转移的立法缺失与司法现状

(二)当事人恒定主义与诉讼承继主义的制度优劣对比

(三)我国立法应择取诉讼承继主义之主要理由

(四)我国采取诉讼承继主义立法之具体思路

六、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当事人在诉讼系属中转移争讼实体权利义务及诉讼标的物,会对诉讼进程以及最终诉讼结果产生一系列影响。一方面可能导致原当事人双方所达成的诉讼结果无法直接在本案中得以实现,甚至还会动摇本案当事人适格的基础,另一方面,还涉及到案外第三人包括善意取得第三人的利益保护。因而,这一问题在深层次上,关乎民事诉讼中纠纷一次性解决理念和程序保障理念的调和,关系到实体法秩序与程序法秩序的调和。然而,我国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此问题的规定至今付诸阙如,学术界对此也研究甚少。
  对于此问题,观察域外法系的通行做法,不外乎以当事人恒定主义与诉讼承继主义作为两种基本应对策略。因此,本文以当事人在诉讼系属中转移争讼实体权利义务及诉讼标的物为研究主线,以当事人恒定主义与诉讼承继主义为研究中心,从比较法的视角,详细探讨这两种制度模式的优劣,并从其中寻求适合中国司法国情的制度模式。
  本文除引言与结语之外,共分为五大部分:
  一、诉讼系属中争讼实体权利义务转移之应对策略演变。本部分从历史的视角追溯针对诉讼系属中争讼实体权利义务及诉讼标的物移转的应对策略演变,这是一个从让与禁止到让与自由的演变过程,正是在这一立法政策的调整过程中,当事人恒定主义与诉讼承继主义相继登台。
  二、当事人恒定主义之制度剖析。本部分集中对当事人恒定主义的制度内涵、制度趣旨、内容构成进行了探讨,并且对当事人恒定主义下的诉讼结构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实体法中善意取得制度在当事人恒定模式下的处理方式,最后指出其这种制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应对之策。
  三、诉讼承继主义之制度剖析。本部分从诉讼承继主义的制度内涵、制度趣旨、内容构成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解剖,并细致分析了参加继受与承受继受两种基本情形下的诉讼构造,对比当事人恒定主义,指出了诉讼承继主义的问题及可能的应对之策。
  四、当事人恒定与诉讼承继的交错模式。本部分主要探讨了应对诉讼系属中争讼实体权利义务及诉讼标的物转移的第三条道路,即合理选择当事人恒定与诉讼承继的优点,取长补短,形成了二者的混合交错。在这一部分,本文选取了尤为典型的我国台湾地区的新当事人恒定主义作为观察样本。
  五、我国应对诉讼系属中诉讼标的法律关系转移之制度选择:当事人恒定还是诉讼承继。本部分梳理了我国在应对诉讼系属中争讼实体权利义务及诉讼标的物转移问题上的立法疏漏及司法实践混乱,并在对比当事人恒定与诉讼承继主义优缺点的基础上,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选择,最终本文从实用主义的立场出发,论证我国应该选择诉讼承继主义作为基本原则,同时以当事人恒定主义作为补充,来应对诉讼系属中当事人移转争讼实体权利义务及诉讼标的物的问题。同时,本部分就诉讼承继主义下我国的具体制度设计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