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教师话语霸权消解与师生关系重建的研究
【6h】

教师话语霸权消解与师生关系重建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论

(一)问题的提出

1.现实背景

2.研究的理论基础

3.本人研究动机和客观条件

(二)教师话语霸权与师生关系相关概念厘定

1.话语

2.话语权

3.教师话语霸权

4.学生话语权

5.师生关系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已有研究综述

1.关于教师话语霸权根源的相关研究

2.关于教师话语霸权的消极影响的相关研究

3.关于话语霸权的消解途径的相关研究

4.关于师生话语权共享的相关研究

5.关于师生关系重建的相关研究

(二)国外研究综述

1.话语权的相关研究

2.师生话语权的相关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二、教师话语霸权与学生话语权丧失的表现

(一)教师话语霸权的表现

1.教师话语权的绝对质性优势

2.教师话语权的绝对量化优势

3.教师话语观不合理

(二)学生话语权丧失的表现

1.学生课堂发言权利的假性赋予

2.学生对教师话语缺乏挑战力

3.学生在评价系统中话语权缺失

4.学生缺乏话语权意识

三、教师话语霸权消解与师生关系重建的必然趋势

(一)学生应当拥有话语权

1.学生的话语权是法律赋予的

2.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取得话语权

3.学生智力的发展要求取得话语权

4.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要求取得话语权

5.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要求取得话语权

(二)教师话语霸权对师生关系的消极影响

1.师生权利严重失衡,导致地位不平等

2.师生关系单向性,缺乏双向互动

3.师生情感较冷漠,课堂氛围不和谐

四、教师话语霸权消解与师生关系重建

(一)前提—师生话语观转变

1.教师转变话语观

2.学生转变话语观

(二)基础—建立师生主体间关系

(三)手段—引入“对话”

1.“对话”消解教师话语霸权、改善师生关系

2.师生主动“对话”

(四)目标—实现师生共享话语权、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五)教学片断设计

五、结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牢固掌握着话语权。教师话语霸权给现实教学带来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它导致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和盲目迷信,使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和想象力,扼杀了学生的怀疑、批判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接收器”。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呼唤学生主体意识的回归,学生需要拥有课堂教学话语权。教学应当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此外,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也决定了无论是在认知方面,还是情感方面,学生都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与关怀,需要与教师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教学过程应当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全面的心灵对话过程,是一种教育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本研究对教师话语霸权现状进行审视和分析,从改善师生关系的角度出发,针对现实情况,提出了教师话语霸权消解与师生关系重建的前提、基础、手段和目标。 笔者首先多方收集国内外有关师生话语权的研究,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其次,采用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深入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调查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霸权的现状,并进行归因分析。然后,对教师话语霸权与学生话语权丧失的表现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教师话语霸权对师生关系的消极影响以及学生拥有话语权是必然趋势,进而提出教师话语霸权消解与师生关系重建是必要的。 笔者提出教师话语霸权消解与师生关系重建的前提是师生主体意识必须发生转变,基础是师生建立主体间关系,手段是引入“对话”,目标则为实现师生话语权共享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在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呈现新态势的背景下,师生话语模式受到批判、责难、反思和质疑,师生话语由教师控制话语走向师生对话,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是历史必然。

著录项

  • 作者

    刘君;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大学;
  • 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朱德全;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师生关系;
  • 关键词

    教师话语; 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