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艺术·人生——潘玉良与申玲两代女性画家的艺术思想比较
【6h】

艺术·人生——潘玉良与申玲两代女性画家的艺术思想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第2章 潘玉良与申玲艺术思想形成比较

2.1两位画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介绍

2.2两位画家经济地位比较

2.3潘玉良与申玲艺术观形成比较

2.3.1两代画家人生观的比较

2.3.2两个画家价值观比较

第3章 潘玉良与申玲艺术作品对比解读

3.1绘画题材的解读

3.2绘画形式的解读

3.3观看模式的转换

第4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潘玉良与申玲的个案比较研究作主线,来讨论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两个时期女性艺术家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位置的变化以及她们在创作时的主观性、目的性。文章里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封建礼教对女性思想的控制以及在女性解放运动中,女权主义对女性艺术产生的深厚影响,从而在艺术作品中呈现出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以潘玉良为代表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女性艺术家受中国多桀的命运和落后的封建积习的影响,背负着沉重的时代枷锁在新的价值理念与旧的价值体系两种体验之间挣扎,而以申玲为代表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女性艺术家却生活在民主与法制制度健全,人文精神自由开放的时代,作品能自由地传达自己心声。 文章主体部分由三章组成: 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对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做一个说明。 第二章通过对潘玉良与申玲各自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地位与艺术观的分析来说明两个时代给女性画家艺术空间发展的自由程度不同。 第三章通过对潘玉良与申玲艺术作品的比较来说明两个时代女性艺术观的不同。 第四章小结部分总结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对女性画家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呼吁男性女性艺术家应该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对话。 本文采用图像分析、比较、归纳、文献等方法,结合教育社会学、艺术心理学、美术鉴赏、油画技法表现等相关知识,以图像分析为主线,典型案例为聚焦,对潘玉良和申玲为代表的这两个时期的女性画家作深入的比较研究,来说明不同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女性画家绘画语言的自由程度是不一样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