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老舍建国后文学创作的人民性特征
【6h】

论老舍建国后文学创作的人民性特征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着重以老舍后期创作的文本为主,结合1949-1966年的时代背景、创作语境等论述老舍后期创作中的为民倾向,即人民性的特征。在论述的过程中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层是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以及服务人民的读者意识,结合具体的文本论述作品中的人民性特征。第二层是从人民性书写的矛盾性来阐述:第三层论述的是人民性之于老舍后期创作的意义。
   导论部分主要阐述的是1949-1966年的创作环境和对人民性的定论。
   第一章从人民性书写的内容进行论述。这一章主要分为三个小节,即老舍后期创作的主题思想,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服务人民的读者意识。无论是从创作的主题,新中国儿女的建构还是自觉地以人民群众为自己作品的读者,老舍的后期创作都具有较明显的人民性特征。
   第二章论述人民性书写的矛盾。建国后,老舍自觉的承担起为民写作的责任,在为民写作的队伍中,老舍是写的最勤,也是最多产的一个。但是仔细分析一些文本,和他的一些写作札记,发现在为民写作的时代潮流之下,存在一定的共性与个性的矛盾,这主要表现在创作思想,主题的表达以及体裁的选择上。老舍既紧紧跟随时代的潮流,创作出为民、为党服务的作品,又表达出创作须遵循文学本身规律,以及满足作家创作心理的观点和意见。共性与个性的矛盾,在一个较宽松的创作环境下得到了一定的缓和。那就是1960年左右,文坛吹起了一股暖风,作家有了一定的创作自由。基于此,老舍超越了人民性书写的矛盾,创作了与《四世同堂》相媲美的小说一《正红旗下》。《正红旗下》的诞生标示着老舍超越了个性创作与时代环境对作家的创作要求之间的矛盾,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第三章讨论人民性之于老舍后期创作的意义。建国前,老舍已经是一个享誉文坛的小说家,1949-1966年老舍创作了大量的话剧,曲艺,并取得一定的成就。这些在为民写作的创作思想的影响下而创作的话剧、曲艺,给予老舍一种特殊的身份,从一个小说家转变为戏剧家,转变为民间文艺的开拓者。身份的转变是人民性书写之于老舍后期创作的意义。建国后,老舍创作了20余部戏剧,每一部剧的上演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呼声和喝彩,这些贴近人民群众生活,体现人民群众情感的剧本使老舍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戏剧家。不仅如此,老舍还对民间曲艺进行创新,开拓了曲艺发展的新局面,既保留了民间曲艺,又通过民间曲艺这一形式为人民服务,为政治服务。对民间曲艺的创新,使老舍又多了一层身份:民间曲艺的开拓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