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提高青少年德育实效性的新视角
【6h】

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提高青少年德育实效性的新视角

代理获取

摘要

当今国际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而国民素质则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即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学会做人是教育的第一要务。然而目前让我们担忧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德育仍缺乏实效,缺少魅力,总体效率还不高,现行德育未能很好地发挥它的应有的育人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一个有才无德的人,对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都将是负面的,“马加爵”、“药家鑫”的案例更是这些情况发展到了极端的体现。事实上,德育教育本身就是要培养个体良好的性格、积极的兴趣、健康的情操、顽强的意志等,这本身就是非智力因素培养所主张的主要内容,因此,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离不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的发展,更应该重视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
   本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非智力因素的内涵与作用。本章主要是厘清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并通过对非智力因素的七种构成因素即人格、兴趣、性情、心理素质、进取心、意志力和创新意识的分析,以及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特点的比较,进一步总结出非智力因素对个体成长成才的影响,即对智力因素的开发具有辅助作用以及对青少年个体成长的直接作用。
   第二章:当前我国青少年德育教育实效分析。本章从德育教育实效性现状出发,以进取心、兴趣、心理健康等几个非智力因素为突破口,意在说明当前德育实效性不强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于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其中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对进取心的轻视导致了德育内求力的缺失;对兴趣培养的误区导致了德育吸引力的低下;对创新意识培养的缺乏导致了德育生命力的衰弱;对心理教育的偏差导致了德育承载力的脆弱;对意志磨练的薄弱导致了德育约束力的降低和对性情培养的缺失导致了德育渗透力的匮乏。
   第三章: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全面提高青少年德育实效。该章立足非智力因素的七种构成因素提出青少年非智力因素开发与培养行之有效的对策,并试图探索提高青少年德育实效性的新视野。具体包括人格培养,家长和教师共同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兴趣开发,尊重并指导青少年培养广泛兴趣爱好;性情陶冶,家庭教育重视陶冶青少年良好的性情;心理调节,引导青少年形成心理自助机制;进取求胜,采取多种方式培养青少年进取心;意志磨练,有意识地进行青少年的意志力锻炼和开拓创新,结合非智力因素培养提高青少年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七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