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暑期档电影营销研究
【6h】

我国暑期档电影营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电影档期概述

第一节 电影档期的由来及发展

第二节 研究电影档期的重要性

第三节 暑期档的要素及特征

第二章 暑期档票房分析

第一节 影片类型分析

第二节 国产片与进口片的博弈

第三节 黑马与炮灰

第三章 暑期档观众分析

第一节 电影观众基本类型

第二节 观众消费背景分析

第三节 暑期档观众结构分析

第四章 暑期档营销策略

第一节 定位策略

第二节 发行策略

第三节 明星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电影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研究电影的市场规律是必不可少的,档期的出现和发展正是市场的产物。出于降低投资风险、增加回报利润的目的,电影人有意识地研究电影档期并对其开发和利用。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电影市场,缺乏科学的营销,再好的影片也未必能赢得好的票房收入。档期就是电影营销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观众而言,它代表“看到某部电影的时间”;对影院而言,它是一部影片排映的周期;对发行公司而言,它是向市场发行一部新片的具体相对的时空。好的档期是成就一部影片票房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电影市场中,暑期档是相对而言成熟的档期、重要的档期。历时近三个月,从6月初开始到8月底结束,可以说是全年持续时间最长,观影人群最密集的、票房收入最高的档期。2009年被称为“内地暑期档元年”,全国放映场次110万场、观众人次5600万人、票房1173000万,用“繁荣”来进行概括并不夸张。到了2013年,暑期档放映票房收入超6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的42亿元增加18亿元,增43%。中国暑期档正以越来越强劲的势头席卷整个电影市场。
  暑期档电影市场的红红火火,在一定程度上仰仗银幕数量稳步增加、市场规模整体提升的大局,同时也说明电影逐渐成为消费习惯。在这样一个日趋成熟的市场,观众是最大的受益者,更多的同步以及准同步的进口影片将继续呈现一个视听的盛宴。而与此同时,这也将刺激着国内电影公司制作出更多的优秀影片,将电影市场的蛋糕做得更大。
  本文将中国暑期档电影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为四部分对暑期档电影的营销进行研究。首先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和学术研究,回顾档期的由来及发展,分析档期存在的意义和暑期档在我国电影市场中的独特性。第二部分根据票房数据细致分析2009年至2013年我国暑期档发展状况,通过暑期档电影类型分析、国产片与进口片的博弈以及中小成本电影在其的发展来进行阐述。第三部分通过分析暑期档电影消费者,剖析消费者的心理,研究消费者行为,进而了解电影消费者的需要。第四部分总结、梳理近年来暑期档中的营销策略,定位、发行、明星三大策略的运用帮助电影在暑期档获得更好的票房,也认识到成熟的营销观念应该贯穿电影从策划到制作到发行再到后产品开发的始终,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上并持续地以电影盈利。
  通过论述,希望本论文能够为学术界更加系统地研究暑期档提供一些参考价值,同时也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可以给暑期档以及电影营销带来建设性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