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术前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对体外循环致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6h】

术前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对体外循环致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三军医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英文缩写一览表

前言

临床资料及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肠道准备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文献综述二 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文献综述三体外循环诱导急性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防治进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内毒素血症(ETM)是临床医学面临的十分普遍和棘手的问题,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救治效果和临床预后。大量研究证明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可导致循环内毒素水平升高。国内外文献对ETM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手段已有大量报道,但对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SDD)影响CPB诱致ETM的报道却很少,且有限的研究均从单一方面着手,缺乏可信度。本实验针对同一经历CPB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群体采用随机对照实验,从多环节、多角度探讨SDD对ETM、炎前细胞因子水平和补体系统激活、生化和临床指标的影响,旨在通过比以往研究更可信和全面的资料,为指导临床肠道准备、预防ETM发生、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1.临床资料及分组。择期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DD组,每组15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肠道准备:饮食准备(术前1d清淡少渣软食手术当日禁食)和术前12h清洁灌肠;SDD组在常规准备基础上术前3d口服妥布霉素100mg、大蒜素40mg、20%乳果糖10ml,3次/d,确定无漏服,注意观察毒副作用。 2.肠道菌群分析。对照组术前、SDD组SDD干预前后无菌采集大便标本,行革兰氏染色和细菌培养,肉眼观察生长特征,挑取可疑菌落做革兰氏染色并用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做细菌鉴定,同时结合培养前后革兰氏染色确定各菌种的百分比。 3.测定血浆D-乳酸水平。两组患者于麻醉诱导时、CPB结束、CPB结束2h、CPB结束24h共4个时相点无菌采集2ml桡动脉血于无菌肝素抗凝管,及时离心取上清于-70℃冻存。标本收集完后用酶偶联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 4.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两组患者相同4个时相点采集2ml桡动脉血于无热原及无内毒素肝素抗凝管,迅速4℃离心超净台分离血浆于-70℃冻存。超净台内改良高氯酸(PCA)鲎试剂法进行定量测定。并进行血浆D-乳酸与内毒素水平的相关分析。 65.测定血浆TNF-a、C3水平。两组患者相同4个时相点采集2ml桡动脉血于无热原及无内毒素肝素抗凝管,及时离心取上清于-70℃冻存。TNF-a采用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人TNF-αELISA试剂盒进行定量测定。C3使用芬兰Orion公司生产的TurboxComplementC3试剂盒通过透射比浊法进行定量测定。并行血浆内毒素水平与TNF-a、C3水平的相关分析。 6.测定血常规、肝酶谱、心肌酶谱、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及机械通气时间等临床指标。手术前和术后1d无菌采集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血常规(WBC、NEUT、MO)、肝酶谱(ALT、AST、GGT、ALP、CPK、LDH)、心肌酶谱(HBDH、CK-MB)、肾功能(UREA、CREA)共13项指标。同时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6项临床指标,包括ICU停留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感染率。结果: 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术中主要参数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心功能分级和心功能测值(EF、FS)、主动脉阻断时间、上下腔静脉阻断时间、CPB时间和最低温度、手术时间单因素方差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临床预后良好,无死亡。 2.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分析。两组患者肠道细菌种类无显著改变,多为常见菌种,,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于对照组和SDD组干预前,SDD干预后AGNB所占比例从对照组91.50±9.68%和SDD干预前93.63±10.18%降低到57.53±39.94%,其中以大肠杆菌数量减少最为明显,经两样本非参数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 3.两组患者血浆D-乳酸水平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循环血浆D-乳酸水平在CPB后三个时相点皆显著高于麻醉诱导时(P<0.05),其中转流结束时段为最高,随时间的推移又逐渐降低;SDD组患者循环D-乳酸水平在麻醉诱导时和CPB后2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4.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内毒素水平在CPB后的三个时相点皆显著高于麻醉诱导时(P<0.05),尤以转流结束时最高,分别为转流前的4.3倍和3.7倍,随时间的推移又逐渐降低;而SDD组内毒素水平在CPB结束(P<0.01)及CPB后24h(P<0.05)两个时相点皆显著低于对照组。D-乳酸与内毒素的相关分析,r=0.39,P=0.000,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5.两组患者血浆TNF-α和C3水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间在四个时相点相比较,TNF-α水平皆无差异(P>0.05),但两组内比较CPB后的任一时相点测值显著高于麻醉诱导时(P<0.05),尤以CPB结束时为最高;两组患者间C3水平在麻醉诱导时、CPB结束、CPB后2h这三个时相点无统计学差异(P>.05),但两组内比较CPB结束、CPB后2h的测值显著低于麻醉诱导时(P<0.05),尤以CPB结束时为最低。内毒素与TNF-α的相关分析,r=0.332,P=0.000,内毒素与C3的相关分析,r=-0.275,P=0.002,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6.两组患者生化及临床指标改变。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经历CPB术后其WBC、NEUT、MO、AST、CPK、LDH、HBDH、CK-MB测值皆显著高于入院时测值(P<0.05);而两组患者之间在入院时和术后1d两个时相点的血常规、肝酶谱和心肌酶谱、肾功能及临床指标各测值皆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1.体外循环可明显诱致肠道通透性增加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升高,导致炎前细胞因子水平增加和补体系统激活。 2.术前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可有效去除肠道产内毒素的病原菌AGNB,缩小肠腔内毒素池。 3.术前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可明显减少肠道通透性,降低循环内毒素水平,对体外循环患者肠粘膜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对血浆TNF-α和C3水平、生物化学指标和临床指标没有明显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