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研究
【6h】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创新点

四、几个相关概念释义

第一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局势

一、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

二、复杂严峻的国内形势

三、全民族的抗战形势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情况

一、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抗日战争时期国内民族关系

第三节 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概述

一、党的创立和北伐战争时期的民族纲领政策(1921.7—1927.7)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民族纲领政策(1927.7-1937.7)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

第一节 团结中华各民族共同抗日救亡的主张

一、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

二、关于全国各族人民的首要任务

三、关于争取民族宗教上层人士

第二节 民族自决权、联邦共和国纲领

一、民族自决权的主张

二、联邦制共和国的主张

第三节 建立各民族统一国家的主张

一、对日本帝国主义分裂阴谋的揭露

二、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主张

第四节 建立少数民族武装队伍的主张

一、关于少数民族武装队伍的性质

二、关于少数民族武装队伍的任务

三、关于少数民族武装队伍的权利和待遇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第一节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

一、民族平等政策

二、民族团结政策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一、党中央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二、各抗日根据地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第三节 少数民族经济政策

一、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

二、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的政策

第四节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政策

一、少数民族文化政策

二、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第五节 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政策

一、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政策

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第六节 建立各级民族工作机构的规定

一、设立中央一级民族事务机构的规定

二、在统战部和其他部门内设立民族事务机构的规定

三、关于设立地方民族工作机构的规定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

第一节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摸索

二、保障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

第二节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一、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大力培养

二、创办各类少数民族学校

三、团结民族宗教上层人士

第三节 建立民族工作机构,开展民族问题的研究

一、民族工作机构的建立

二、民族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三、民族问题研究的开展

第四节 发展民族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一、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农牧业和盐业生产

二、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商业和手工业生产

三、不断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

第五节 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一、繁荣少数民族文化

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

第六节 协助建立各民族救国组织,指导少数民族抗日斗争

一、协助建立少数民族抗日救国组织

二、扶助少数民族武装,指导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斗争

第七节 妥善处理民族纠纷

一、妥善处理蒙、回、汉交界地区的土地争端等各种纠纷

二、督促各地军政当局按照民族平等的原则来处理民族纠纷

三、协调解决民族风俗、文化等方面的纠纷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第一节 民族和民族问题理论的创新发展

一、不断加强对国内少数民族的认识

二、开展对少数民族基本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三、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理论和观点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理论新热点

第二节 民族纲领政策的日益成熟

一、民族团结政策的新发展

二、民族区域政策的重大发展

三、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政策的发展

四、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的发展

第三节 初步形成党的民族工作机制

一、在各级党组织、民主政权中设置民族工作机构

二、初步形成开展民族工作的工作机制

第四节 有力推动各民族人民的抗日战争

一、直接组织抗日武装队伍参与抗战

二、维护边区稳定

三、捐款捐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支持抗战

四、组建和参加各类抗战组织

第五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的借鉴意义

一、从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民族纲领政策与时俱进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二、从民族自决主张到民族自治主张的基本转变看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性

三、从抗日战争时期党对民族问题的重视看当代民族工作的地位

结语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历来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的一个重大问题。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纲领政策,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探索历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新时期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客观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有重要启示。尤其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它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论文研究范围涉及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工作、中共党史、抗日战争史、历史学、民族学等等诸多学科领域,笔者根据论文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了这些领域的各种理论与方法。
   本文在内容上分为绪论、结尾部分和五章内容。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目的和意义、学界的研究现状、论文的创新点等。第一章阐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产生的背景。包括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局势;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情况和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概述。第二章分析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包括团结中华各民族共同抗日救亡的主张;民族自决权、联邦共和国纲领;建立各民族统一国家的主张和建立少数民族武装队伍的主张。第三章分析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少数民族经济政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政策、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政策和建立各级民族工作机构的规定。第四章阐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包括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建立民族工作机构,开展民族问题的研究;发展民族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协助建立各民族救国组织,指导少数民族抗日斗争和妥善处理民族纠纷。第五章阐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包括民族和民族问题理论的创新发展;民族政策的日益成熟;初步形成党的民族工作机制;有力推动各民族人民的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的借鉴意义。
   论文收集了大量的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纲领政策材料,丰富和补充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文献材料。笔者在2009年和2010年赴南京、西安、乌鲁木齐、延安、定边、盐池、银川、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等地,深入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陕西档案馆、定边县档案馆、盐池县档案馆、鄂尔多斯档案馆以及其他一些图书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机构,这些机构为笔者提供了大量未曾被相关论文和书籍引用的文献研究材料。包括《中共中央文献选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陕甘宁边区民族宗教史料选编》等。依据这些文献资料,本文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论文从崭新的角度,叙述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积极开展民族工作,逐渐形成了一套涵盖抗日建国、区域自治、经济扶助、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民族纲领政策,并开创了民族工作新局面。本文阐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和民族问题理论的创新发展,提出了这一时期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政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各级民族工作机构的初步形成。阐释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纲领政策对当代民族纲领政策和工作的借鉴意义。随后做了简短的结束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