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麦长管蚜实验室和田间种群的温度适应性
【6h】

麦长管蚜实验室和田间种群的温度适应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3 气候变化对麦蚜实验室种群的影响

1.4 农业昆虫田间种群和实验室种群差异研究

1.4.2 生理生化和抗药性差异研究

1.4.3 生物学特征研究

1.4.4 热敏感性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麦长管蚜田间种群和实验室种群的急性耐热性

2.2.3 急性耐热性测定

2.3 试验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麦长管蚜田间种群和实验室种群对不同温度幅度的响应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室种群虫源获取

3.2.4 统计与分析

3.3.1 若蚜发育历期

3.3.2 成虫寿命

3.3.3 总生殖量

3.3.4 总生殖期

3.3.5 生殖中时间

3.3.6 成虫生殖后期

3.3.7 终生寿命

3.4 讨论

第四章 麦长管蚜田间种群和实验室种群对不同温度模式的响应

4.2.3 温度设计

4.2.4 田间种群和实验室种群对不同温度模式的响应

4.2.5 统计与分析

4.3 试验结果

4.3.1 生活史特征

4.3.2 表现曲线研究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麦长管蚜是一种广泛分布并且严重威胁我国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害虫,因此麦长管蚜预测预报模型的构建对于麦蚜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多使用室内恒温下长期饲养的实验种群为材料的试验结果作为构建模型的数据,但实际上,很多其它昆虫的研究发现田间和实验室种群在遗传多样性方面,抗性方面,生物学方面,热敏感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麦长管蚜田间和实验室种群分别长期生活在恒定温度和波动温度下,它们之间的热生物学是否存在差异尚未有系统研究,使用实验室种群的试验结果是否能反映田间的情况尚不清楚。为了明确上述问题,我们研究了麦长管蚜田间种群和实验室种群的急性耐热性(CTmax),对不同变温幅度的生态学响应,恒温及其等量对应变温下的生态学响应。得出如下结果
  1测定了麦长管蚜田间和实验室种群的急性耐热性。实验室种群的急性耐热性高于田间种群,实验室种群成虫的CTmax平均值为3711±027℃,田间种群的CTmax平均值为3603±032℃。
  2测定了麦长管蚜田间和实验室种群在波动温度22±0℃、22±5℃、22±9℃、22±13℃下的生活史特征。田间种群在波动温度下的适合度优于实验室种群,若蚜发育历期在22±0℃、22±5℃、22±9℃下没有差异,但在22±13℃下实验室种群发育较快。田间种群和实验室种群的成虫总繁殖,生殖期,以及终生寿命在各个温度下差异显著。田间种群的繁殖和存活优于实验室种群。
  3测定了麦长管蚜田间和实验室种群在0-32℃之间12个恒温和对应12个等幅(±5℃)变温下的生活史特征,并且分别拟合了田间和实验室种群在恒温和变温下的表现曲线。得出麦长管蚜田间和实验室种群对低温和高温的响应可能存在差异,在较低平均温度下,实验种群表现优于田间种群,而在较高平均温度下则相反。实验种群的表现在恒温和变温下一致,田间种群在变温下的表现优于恒温。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麦长管蚜田间种群和实验室种群的急性耐热性,对温度变异的响应,表现曲线均存在差异,因此,在麦长管蚜预测中,使用实验室种群模拟的结果在有些情况下不能很好反映田间的种群的表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