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择业流向看师范专科学校升本转型后的美术学课程设置
【6h】

从择业流向看师范专科学校升本转型后的美术学课程设置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首都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授权使用声明

前言

一、地方师范专科时期的美术教育概况

1、 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

2、 教学条件与就业状况

3、 地方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变化

二、 收费教育与自主择业对地方师范美术教育的影响

1、 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变化

2、 美术变业市场和毕业生的择业状况

三、 “升本”后地方院校的美术学专业建设

1、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美术学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调整

3、毕业生的择业流向与就业状况

四、 对地方院校美术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1、师范美术教育转向综合性的美术学

2、地方文化资源与课程环境

3、建立支持教学改革的体系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学生的择业流向是地方院校和专业建设发展的风向标,其课程设置的理论一方面取决于国家在整体教育需要上的统筹安排,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又来自实践基础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对地方高校学生的择业流向起到的引导和调节的作用。地方院校刚刚经历了“升本、转型”的重大变革,还处于本科教育和转型的适应期,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本科办学和从单纯师范向综合性院校转型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些院校原有的美术教育专业改为美术学后,从办学定位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它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术学,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师范美术教育;课程设置基本沿袭了以往师资培养的标准,而学生选择师范教育作为职业的比例逐年下降;地方文化资源与专业课程没有整合,办学的优势——特色和侧重点没有体现,导致这些院校与省级以上的本科院校相比缺乏就业竞争力。处于转型升本期的地方院校美术学专业(非师范类)实施的教育,如何面对变化的环境,妥善定位,办出特色,尽快实现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的转变,真正实现办学内涵的实质性转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不同阶段地方院校美术学(美术教育)毕业生的择业流向状况的考察,对地方院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类型与层次定位、服务区域定位进行分析,提出了个人对现行的课程设置一些质疑和建议,以期更多的学者关注处于转型期的地方院校美术学课程设置在理论上的研究,提出更合理的可行性指导方案,为地方院校美术学的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逐步确立与地方院校美术学培养目标和学生择业以及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的多元化发展的可能,建设有特色的地方院校美术学课程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