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作新民”、“唤起民众”——民国社会教育研究
【6h】

“作新民”、“唤起民众”——民国社会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表格目录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授权使用声明

绪论

一、社会教育的概念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二、民国社会教育史的文献和研究状况

三、本文的研究范围、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民国社会教育推进的根由

第一节“作新民”与“唤起民众”

一、“作新民”

二、“唤起民众”

第二节革新教育

一、学校教育的弊端

二、社会教育的使命

第二章民国社会教育发展进程

第一节通俗教育运动时期

一、通俗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

二、通俗教育运动的主要内容

三、通俗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影响

第二节平民教育运动时期

一、平民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

二、平民教育运动的主要内容

三、平民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影响

第三节民众教育运动时期

一、民众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

二、民众教育运动的主要内容

三、民众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影响

第四节战时社会教育

一、战时社会教育的兴起

二、战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战时社会教育的特点

四、抗战后的社会教育

第三章民国社会教育行政

第一节社会教育行政机构和制度

一、社会教育行政机构

二、社会教育制度

第二节社会教育目标和中心任务

一、社会教育目标

二、社会教育的中心任务

第三节社会教育人员

一、社会教育人员的需求量

二、社会教育人员的培养

三、社会教育人员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社会教育经费

一、1912-1927年的社会教育经费

二、南京国民政府对社会教育经费百分比的确定

三、1928-1949年的社会教育经费

第四章民国社会教育设施

第一节民众教育馆

一、民众教育馆的沿革和种类

二、民众教育馆的扩充

三、民众教育馆的设施和工作

四、几个特殊的民众教育馆

五、民众教育馆的弊病

第二节民众学校

一、民众学校的沿革

二、民众学校的规程

三、民众学校的困难

四、民众学校的弊病

第三节图书馆

一、图书馆事业的两大助力

二、图书馆事业的管理与规程

三、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四、图书馆事业存在的问题

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特点

第四节博物馆

一、博物馆的设立

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第五节科学馆

一、科学馆的设立

二、科学馆事业的开展

第六节礼乐馆

一、礼乐馆的设立

二、礼乐馆事业的起步

第五章民国社会教育事业

第一节通俗演讲

一、民国元年至五四运动前的通俗演讲

二、五四运动时期的通俗演讲

三、北伐战争时期的通俗演讲

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通俗演讲

第二节识字教育

一、文盲问题

二、识字教育运动的开展

三、识字教育运动的绩效

第三节通俗读物

一、通俗读物的编印

二、通俗读物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第四节生计教育

一、生计教育的种种主张

二、生计教育事业

三、生计教育的困境

第五节社会体育

一、社会体育的兴起

二、国民的体格状况

三、社会体育的推广

四、社会体育的流弊

第六节电化教育

一、电化教育的兴起

二、电化教育行政

三、电化教育的开展

四、电化教育的困境

第六章民国社会教育的特点、成效、弊病及其制约因素

第一节民国社会教育的演进特点

第二节民国社会教育的成效

第三节民国社会教育的弊病

一、社会教育理论尚未系统化

二、社会教育事业“全面开花”

三、“到农村去”的虚伪

四、施教方法不当

第四节制约民国社会教育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经济因素

二、社会政治因素

三、社会心理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百年中国近代史,救亡图存是首要问题。变革教育,培养“新民”是挽救危亡的要略,国人认识到此并付诸实践,可谓抓住了国家的命根。清末以来,维新派、革命派的宣传和启蒙大多在知识界、政界发生效力,普通国民知觉甚少。民国时期,在诸多教育界人士的发起和推动下,在政府的多方支持中,旨在面向广大国民的社会教育持续进行了三十多年。 民国社会教育史的研究是近十年来一个学术成长点,以往论述罕有概观,可钻研的空间很大。本文力图爬梳史料,勾要提玄,搜求各类事业的内在关联,提炼宗旨,概括阶段特征,做出总体评价。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社会教育,即民国时期家庭教育、普通学校教育以外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共产党的社会教育和日伪政权的社会教育不在本文研究之列。笔者认为,通俗教育、平民教育皆属社会教育,民众教育与社会教育名异实同。社会教育是就施教的范围而言,民众教育是就施教的对象而言,是一个命题的两方面,而社会教育的名称较为适宜,因为它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序列。本文出现的通俗教育、平民教育、民众教育等概念,得以统合为社会教育的范畴,不是依赖抽象的逻辑规定,而主要是用问题去统摄。这个问题就是“新民”的培养问题。 第一章论述社会教育从清末继续推进到民国的根由。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民国社会教育的宗旨可以概括为“作新民”与“唤起民众”,这也是社会教育从清末继续推进到民国的根由。民国初期,晏阳发起平民教育运动,以“作新民”为宗旨,知识力、生产力、健康力、团结力四力兼备谓之“新民”。“唤起民众”的口号出自孙中山《遗嘱》,晏阳初说,平教会所努力的就是孙中山先生提倡的“唤起民众”的工作,国民党中央训练部也解释民众教育即是“唤起民众”。从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论,到梁启超的“新民说”,再到陈独秀的“救国新民”主张,进而晏阳初“作新民”和国民党“唤起民众”的口号,其培养新国民的思想一脉贯通。新式学校教育有很多成绩,同时不可否认产生了不良结果,主要表现有三:新式学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模仿外国,由此造成事事不如人的民族自卑心理;学校教育缺乏中国化,所教所学与社会需要脱节;普及教育远远不够。民国所需要的教育,尤其是面向广大国民的社会教育,除了为民众自身解放外,更需要昂扬国民的民族意识,激发起民族自觉,使广大国民都能起而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作新民”的口号更多体现了社会教育的价值理性,而“唤起民众”的口号则更多体现了社会教育的工具理性。两者都弥补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不足,其同一性则是变革教育、培养新民,最终完成救亡图存的使命。这正是本文的逻辑起点。 第二章论述民国社会教育发展进程。通过对民国学者社会教育分期的总体纵向考察,得出两点依据:一是根据政权更迭,二是根据社会教育的突出特征。据此,笔者将民国社会教育史大略分为四期:1912—1918年,社会教育的确定时期,因为此期特别注重通俗教育的推行,也称通俗教育运动时期。1919—1927年,社会教育的发展时期,因为此期平民教育盛行,也称平民教育运动时期。1928-1937年,社会教育的全面扩张时期,因为此期民众教育的提法盖过社会教育,也称民众教育运动时期。1938-1949年,因为此期处于全面抗战继而全面内战,所以称战时社会教育。对于中间两个个时期社会教育的内容,以往论著叙述较多,笔者重在概括其阶段特征。对于通俗教育和战时社会教育,以往论著涉及极少,笔者尤为着力,进行了详细论证。第三章论述民国社会教育行政。社会教育行政包括制度的建设、机构的设立、人员的培养、经费的筹措划拨。对于前两个方面,以往论述较多。后两个方面尽管材料稀少,笔者作了简要梳理。 第四章论述民国社会教育设施。民国社会教育实施机关可分学校式和社会式两种,属于学校式的社教机关与普通学校的设置不可相提并论,在教育对象、教材、课程、上课时间、目标诸方面多有不同。属于社会式的社教机关,如各类场馆等。除此之外,1940年代各级学校也成为办理社会教育的地方。其中,民众教育馆是综合的施教机关,民众学校、图书馆、博物馆为单一的施教机构,设置遍及全国。科学馆、礼乐馆的设置虽属个别,但具有特殊性和极大的象征意义。所以笔者择取以上六类设施集中论述,分析了以往论著不曾涉及的一些问题。其中博物馆、科学馆、礼乐馆三项,以往论著中未见。 第五章论述民国主要社会教育事业。民初社会教育以通俗演讲最为突出,平民教育运动初期以识字教育为中心,后期实施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卫生教育、生计教育、公民教育。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教育内容增多,1931年教育部关于全国社会教育设施概况报告中列举三大类58项,几乎囊括普通学校教育外的一切教育活动。笔者主要择取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以往论著很少论及的通俗演讲、识字教育、通俗读物、生计教育、社会体育、电化教育六项事业进行了论述。 第六章分析民国社会教育的演进特点、成效、弊病及其制约因素。民国社会教育的演进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由观览施教而入于分区实验、由农余补习而入于乡村建设、由补助的附属机关而入于正式的学制系统、由单纯的识字教育而入于全民的救国教育、社会教育学术化和组织化。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思想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等设施为后世继续沿用,有关规程制度也是后来社会教育或成人教育的张本。成绩并非斐然,然决不能谓之无用。不能否认社会教育有若干收获和成就,但也不能不看到它曾遭遇了若干内在的和外在的困难和阻碍。民国社会教育理论的提出和实施,本在纠正学校教育之弊,但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存在差距,反生其弊,主要表现为:社会教育理论尚未系统化;社会教育事业“全面开花”;集中在城市,忽视乡村;实施方法多有不当。成效不彰,为国人所诟病,主要制约因素有三:社会经济方面,民国经济困难,财政吃紧,民众忙于生计:无暇受教。社会政治方面,民众与政府隔阂很深,社会教育若不借助政权就无力推广。社会心理方面,教育界多数人士囿于教育即学校的偏见,对于社会教育不独鲜见积极赞助,甚且消极地施以诽谤;社会教育人员残留士大夫意识,不屑与民众为伍;民众对社会教育多持怀疑、顾虑和敷衍心理,并未自动的求教育;社会教育是出于教育家的满腔热忱和国家的政策所需,并不是应着民众的要求,乃是施教者为主动,民众为被动。 结语得出四点史识。从臣民到新民、公民,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高端目标;民本观、民力观是深藏在社会教育运动中的思想基础;民国社会教育发展历程的重心在于“挽救民族危亡”,并未以“民众自身解放’’为本位;民国社会教育属于改良范畴,但与革命一样,构成历史合力,同样促进了社会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