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情感劳动视角下一线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研究
【6h】

情感劳动视角下一线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视角的选取

1.4研究意义

1.5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界定

1.6相关文献回顾

1.7 研究方案

第2章 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现状与特点

2.1 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现状

2.2 一线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特点

第3章 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多重分析

3.1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3.3数据分析

3.4小结

第4章 一线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一线社会工作者的内外条件因素

4.2 一线社会工作者的具体服务活动因素

第5章 如何帮助一线社会工作者克服职业倦怠

5.1微观层面干预策略

5.2中观层面干预策略

5.3宏观层面干预策略

第6章 反思

6.1反思

参考文献

附件: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与情感劳动状况问卷调查

致谢

展开▼

摘要

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真正进入我国的时间并不短,而社会工作教育在我国的恢复时间也有近四十年,在此期间社会工作者的队伍逐渐发展壮大。但近年有相关文献及数据统计显示,我国高校每年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约8000名,专业就业不及30%,对口就业率过低且从业人员存在严重人员流失的问题。除此之外,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很多地区的社会工作者陷入职业困境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特别是一线社会工作者的倦怠表现突出,而一线的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行业承担着中流砥柱的角色。引发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复杂,最主要诱因是从业者情感耗竭严重,而社会工作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情感劳动,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劳动作用于助人活动的方方面面,职业倦怠问题可能与其工作自身的特殊性有关。 因此,本文将一线的社会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以情绪劳动为研究视角,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探讨情绪劳动视角下一线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问题。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和情感劳动的不同维度进行了设计,通过网络形式一共发放150份问卷,成功回收样本数为138份,有效样本采集数为132份,其中参加调查的一线社会工作者分别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贵州、新疆等地从事社会工作服务。根据研究调查的结果发现接受调查的一线社会工作者情感劳动强度为中等偏上,职业倦怠程度为中度偏上。本文以调查结果为基础站在一线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分别从3个不同的层面提出如何帮助一线社会工作者克服职业倦怠问题提出干预策略,从微观层面探究如何针对性解决具体问题和个别化的增强支持;从中观层面探究如何帮助一线社工保持旺盛的职业生命力和保证服务质量;从宏观层面探究如何在大环境下提供帮助,如政策和社会工作行业。希望能从不同的视角找到如何有效果的防止社工人才流失现状的严重的对策,提供促进一线社会工作者职业良性发展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