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匠学”体系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

中华民族有着极其伟大的“匠学”体系,这种体系既体现在自史前彩陶、石器、玉器至明清宫殿、园林的实践活动之中,也体现在自《周易》至清代与制器相关的著作之中.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体系:价值论、方法论、哲学论.中华“匠学”体系对于当代的器物制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主要有:一、“大匠营国”精神.二、“天工开物”的精神.三、“庖丁解牛”的精神.三大精神,大匠营国精神,重在制器的方向:强国富民,造福天下,这一精神可以概括为“善”.“天工开物”精神,重在制器科学,既尊重自然规律,又张扬主体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一精神可以概括为“真”.“庖丁解牛”精神,重在制器美学,核心是创造的自由,这种自由是真与善相统一的产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