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7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 >荀子人性论的历时性发展

荀子人性论的历时性发展

摘要

荀子一生可分为居赵、游齐、退居兰陵三个阶段,其人性论思想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荀子》各篇是在不同时期完成的,记录的是荀子不同时期的看法.根据内容及成书时间的不同,荀子讨论人性论的文字可分为四组,其中《富国》《荣辱》可能为荀子居赵时作品,反映了其前期的人性论思想,其特点是提出了情性-知性说,将情感欲望与材性知能都称为性.一方面认为顺从情性或情感欲望会导致争夺、混乱,因而蕴含有情恶的观点,另一方面又认为人的知性可以做出抉择判断,制作礼义,"知者为之分",实际是将知性看作善的来源.《富国》《荣辱》的情性-知性说为后来《正名》《性恶》篇中的性-伪说做了理论准备,但又有所区别.一是没有提出明确的性恶观念,二是在性概念的使用上存在含混模糊的地方,不仅将情性、知性都笼统称为性,而且将生而所具的认知能力(能知)与后天的认知结果(所知)也都归为性.后荀子通过对性的两重定义(《正名》),将性主要限定为情性,同时又提出伪的概念,以概括能知和所知,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前期思想中的矛盾.《富国》《荣辱》还没有出现伪概念,是其属于荀子前期思想的反映.《礼论》《正名》《性恶》荀子中期的作品,其特点是提出了性-伪说,不再将知视为性,而是提出了伪,以伪来统一能知和所知,但在认识上又有一个发展过程.《礼论》提出了性朴说,但从语境上看,其性主要是指吉凶忧愉之情以及对亲人的爱,而其所谓伪主要指礼义之节文;《正名》通过对性、伪的两重定义,明确了性、伪的内涵,标志着荀子性-伪说的成熟;《性恶》则利用性-伪说对人性做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性恶善伪说.《王制》《非相》则属于另一组,它不像前两组文献是从知性("材性知能")或者伪来说明人的道德主体,而是提出了"辨"和"义"以表达心或者知性的实质功能,以情性为人的生理属性,以辨或者义为人的本质规定或人之为人者,实际是提出了情性-辨/义说.《王制》《非相》在时间上与《礼论》等第二组文献可能同时或略晚,在思想上则是对前两组文献中有关知性、伪讨论的深化.《修身》《解蔽》《不苟》为一组,它们不是完成于同一时期,时间跨度较长,但都是讨论养心或治心问题,构成荀子人性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解蔽》提出"思仁",《不苟》提出"养心莫善于诚",皆受到思孟之学的影响,说明荀子后期自觉向思孟回归,但这种回归并非殊途同归,而是保持着高度的理论自觉,是在吸收、借鉴思孟思想的同时,试图建构不同于思孟、更为完备的人性论学说,只是这一工作并没有真正得以完成.但荀子提出的理论问题,则应成为重新思考、检讨乃至重建儒家人性论时,需要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