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构造发育特征

摘要

精细构造解释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主要发育晚奥陶世的正断层,构造样式以“垒堑相间构造格局”为主;古城地区主要经历早起伸展、中期抬升、后期沉降3个演化阶段,整体上长期发育继承性大型古隆起,是天然气晚期成藏的有利指向区.寒武纪—早中奥陶世,古城与塔中为统一的台地沉积,奥陶纪发育台缘滩相及寒武纪发育台缘丘滩体碳酸盐岩,有利相带提供了有利的储集条件;晚奥陶世古城地区发生沉降.志留纪—泥盆纪受到挤压持续隆升,在地震剖面上可见到志留系、泥盆系地层向古城低凸起超覆的反射特征.早海西构造运动后直到三叠纪,古城及周边地区接受连续稳定沉积,构造变形作用较弱.古城地区断层分为张性环境下的正断层、张扭环境下的走滑断层及压扭环境下的走滑构造.弱反转变形垒堑相间结构多见于寒武系,较大规模垒堑相间结构见于寒武系—下奥陶统;张扭性负花状构造见于寒武系中下奥陶统;小型压扭类花状构造、压扭性断裂的丝带效应见于寒武系—中下奥陶统;压扭性正花状构造见于中上奥陶统.古城3大类6小类断裂剖面组合样式,均表现出后期断裂挤压走滑特征.不同断裂系统充当油气运移通道及对油气聚集、改善储层的储集物性起不同作用,对圈闭的保存条件、沟通油气运移通道起不同作用.本文在总结了古城地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及断裂组合样式的基础上,解剖古城地区油气勘探潜力及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