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17届全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监控与净化专题研讨会 >一例猪伪狂犬病病毒和蓝耳病病毒混合感染案例的诊治体会

一例猪伪狂犬病病毒和蓝耳病病毒混合感染案例的诊治体会

摘要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猪群感染该病毒,公猪发生睾丸炎,母猪出现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返情率增高,屡配不孕,仔猪表现高热、流涎和神经症状,死亡率高达60-100%.猪繁殖和呼吸道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一种猪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又称猪蓝耳病,临床上以母猪发热、早产、流产、产死胎或弱仔等繁殖障碍及各种年龄猪的呼吸系统疾病和高死淘率为特征.疫苗免疫接种是防控伪狂犬病的重要措施。对于阳性稳定场,除了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外,关于疫苗免疫方面主要通过免疫种猪,最大程度阻断种猪向外散毒,并提高母源抗体水平(伪狂犬病),进而保护仔猪:对于阳性不稳定场,通过加强免疫,淘汰带毒公猪等方法减少损失。生物安全措施在“伪狂犬病病毒转阴行动”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生物安全措施主要包括:合理的猪场选址;不引入带毒的后备母猪;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加强日常消毒防疫工作,做好猪流、车流、人流和物流的单向流动。加强对老鼠等啮齿类动物、苍蝇和蚊子等节肢昆虫的控制:尽可能减少麻雀等飞鸟进入猪场;猪场内禁止饲养猫、狗等动物;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等。临床表明,近年来造成猪群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除了当前流行的变异型PRV毒株与疫苗毒株同源性低外,也与种猪流通关系较大,伪狂犬病病毒阳性后备种猪的流通导致了病毒的进一步扩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