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便秘证治与临床应用

摘要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古文献中最早对便秘的临床证治进行系统全面论述的医学著作.其中并无专篇论述便秘,有关内容散见于篇章之中.有文献统计,《伤寒论》398个条文中涉及便秘的条文共计78条,约占整个条文数的20%.张仲景对便秘的称谓主要有:脾约、闭、阳结、阴结、大便难、大便硬、大便坚、胃实、不易大便、大便初硬后溏、谷气之实、谷气不行等.从具体条文分布来看,六经病证均有涉及便秘或(和)下法的论述.内容包括病因、诊断、鉴别诊断、治法、用药规律、调理、预后等诸多内容,是中医古文献中最早对便秘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对后世医家乃至现今临床具有很大的影响和指导意义.《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便秘病因可以归纳为病邪由表入里、气阴耗伤、中焦积热、瘀血内结、肝失疏泄、脾虚气陷、阳虚寒结、水热蕴结、失治误治.《伤寒杂病论》则提出便秘当从阴阳分类;张仲景在《伤寒论·辨脉法第一》提出了阳结与阴结的脉证.便秘证治可概括为阳明热结证、脾约证、少阳气郁证、水热互结证、血热互结证、太阴病阳虚证、津液内竭证、脾胃气虚证.仲景论便秘,有实热、湿热、气郁、痰饮水湿、瘀血、阳气虚、阴血不足等多类病因;病位主要在肠腑,也涉及胃、脾、肝、肾等多个部位;有清、下、温、和、润、补、逐水、行气、活血等多种治法,灵活结合运用;有汤、膏、栓、汁多种剂型缓急轻重;有内服、塞肛、灌肠多条给药途径.便秘并非实热、阴虚概之,更不能见便秘就下,误下可变生它病,应辨证施治,全身调理,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仲景论述便秘的治法时详于攻而略于补,这与仲景所处年代当时的人群体质特点、气候特点、地理环境特点及疾病特点等密切相关.与今天所处环境有着很大差别.现今条件下,人们生活条件普遍优越,劳动强度不大,静多动少,精神压力较大,入口老龄化严重,尤其是慢性便秘患者长期服用各种泻剂,使得临床所见本虚标实,气阴两虚者更为多见.这就要求借鉴仲景经验,结合当今临床病例特征进行施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