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安徽铜陵地区铜、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安徽铜陵地区铜、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摘要

本次工作就对铜陵地区铜、金矿床各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开展岩相学观察、均一温度及激光拉曼探针测试,在结合前人数据基础上,对成矿流体特征进行了总结。本区流体包裹体大小在2~10μm,包括气液两相、含子矿物的多相、单相和含液相CO2的气液包裹体。测温结果和盐度计算表明,岩浆晚期阶段均一温度和盐度分布为530~576℃和18%~56.6%;矽卡岩阶段均一温度和盐度变化为410~484℃和52%~10.6%;硫化物阶段均一温度和盐度依次为260~410℃和6%~45%;碳酸盐阶段均一温度和盐度排列在150~256℃和4%~34.5%。这反映出随着成矿作用的演化,相同类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呈逐渐降低趋势,温度降低是流体中矿质沉淀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卢焕章等,2004)。而且各成矿阶段始终有两种盐度的流体参与,一种高盐度流体(盐度>30%),另一种低盐度流体(盐度<20%),这两种盐度流体与均一温度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这种低盐度与高盐度包裹体群簇共生,并在相近温度下均匀化的特征,说明各个阶段都曾发生过沸腾现象(卢焕章,2011),这与中国矽卡岩矿床成矿流体曾普遍发生沸腾(赵一鸣等,1990)的特征相符,也与前人研究成果(肖建新等,2002;徐兆文等,2005)相一致。本区铜、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气相成分主要以H2O、CO2为主,次为CH4、CO、N2、H2、H2S等;液相成分主要为H2O和CO2。盐水溶液主要以Na+、K+、Cl-为主,SO42-、Mg2+、F-、Ca2+次之。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成矿流体的Na+/K+比值和K+含量逐渐降低,Ca2+/Mg2+比值均远大于1,F-/Cl-比值和含量在硫化物阶段最高,而SO42-/Cl-比值却依次增大。这些特征表明本区成矿流体是NaCl-H2O-CO2体系,成矿压力不断降低,并因此引起了各成矿阶段流体发生沸腾(卢焕章和单强,2015)。综上所述,降温、减压和沸腾作用可能是导致流体中巨量铜、金元素沉淀的主要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