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福建省双旗山金矿床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

福建省双旗山金矿床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

摘要

双旗山金矿成矿具有多源、多阶段的特点。其形成机制(期次)如下:(1)中元古代早期,原始古陆块之下异常地幔的活动,导致了上覆地壳的裂陷作用,大量拉斑玄武岩及安山质-长英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的堆积,形成了原始绿岩建造,并携带地球深部、上地幔带上来的大量Au及由陆源碎屑携带的一部分金等成矿物质,在酸性火山岩及含火山碎屑沉积物中富集,形成金的矿源层。(2)中元古代晚期以后,伴随着多期次的韧性剪切带活动,尤其在四堡—晋宁运动时期,由于岩石脱挥发分形成的变质含矿热液和断裂活动的共同作用,地层中流体发生物理化学变化,Au以复杂络合物形式沿着韧性剪切带上移,聚集在构造提供的容矿空间。韧性剪切带的活动释放大量的热能、重组物质,使含Au络合物在矿物的裂隙间沉淀并形成金矿床;(3)加里东期,在构造-岩浆作用对早期形成的金矿床的叠加改造下,金矿进一步富集。导致矿体形态和产状发生了变化,在NE向褶皱的核部,厚度增加,品位变富,而两翼矿体的厚度减少,品位变低。形成目前的矿区情况。通过对地层、构造、蚀变、黄铁矿化石英脉等特征的研究,可进行有效的找矿勘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