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一届(2016)中国管理学年会 >基于三方博弈的中药材质量安全分析

基于三方博弈的中药材质量安全分析

摘要

本文基于博弈论视角,围绕提高中药材质量安全,对于中药材供应链环境下的“药监部门-企业-药农”三方进行博弈分析,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分别从中药材源头、中药材产品流通两个角度构建了药农与药企的博弈模型、药监部门与药企的博弈模型.通过分析不同行为主体的策略选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rn 本文第一阶段考虑在政府主导下的药农与药企的博弈,借助博弈工具简单剖析了在不同的检测和补贴机制下,企业与药农的选择策略。分析得出,在高补贴、低检测,低补贴、高检测,低补贴、高检测下,药农理性人的角度往往选择提供低质量的中药材,而药企则偏向于提供低价收购中药材,以此造成中药材市场质量参差不齐。而在高补贴、高检测机制下,药农的生产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为提高销量而适当降低售价,加上高检测下违规成本,药农会选择提供高质量的中药材,而药企在高质量与低质量售价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考虑到自身长期信誉,也会选择高价收购中药材,因而这是较为有效的策略组合。rn 本文在第二阶段构建了药监部门与药企的简单博弈模型。分析可知,传统意义上加大处罚力度,是降低药企生产销售低质量药品的有效措施,但从上述的博弈均衡结果可知,在其他收益不变时,加大处罚力度,会导致药监部门减少规制,显然这会导致更多劣质中药材产品流入市场。另一方面,当药监部门的收益增加时,市场上高质量中药材产品便会增加,当政府所付出的信誉成本很大时,即对部门政绩影响很大时,市场上的高质量药品也会增加,当药监部门对药企的处罚力度降低时,药监部门进行规制的次数也相应增加,从而促使市场上流通的高质量中药材产品大幅提高。rn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为了提高中药材产品的质量,必须从中药材生产源头以及中药流通处两手抓、重点抓。在源头方面,政府实行惠农利民政策,要加大对中药材种植户的补贴,完善中药材检测机制,让质量与补贴相挂钩,使提供低质量中药材得到的收益小于提供高质量中药材所得到的收益。在流通环节,政府应该设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药监部门的收益,给与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此外,药监部门适当的降低对生产销售低质量中药材产品的处罚,鼓励药企生产销售高质量的中药产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