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福建省第七届猪病学术研讨会 >福建猪源弓形虫的基因型分析

福建猪源弓形虫的基因型分析

摘要

弓形虫从生物分类学上讲是单属单种,但是在兽医临床上的致病性却有很大差异,有的只能形成包囊呈隐形感染状态,有的则会造成死亡。虽然在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在基因上的差异一般都小于1%。1941年,Satin第一次将分离到一株弓形虫命名为RH株。后面的研究人员根据分离的地域和来源又有ME49、Beverley、CEP等弓形虫株,在中国也分离出如SH、CN、QH、桂弓等弓形虫虫株。1995年,Howe等提出了所有分离的弓形虫来源于三个克隆。即基因Ⅰ型,基因Ⅱ型,基因Ⅲ型。国际强毒株RH属于基因Ⅰ型。rn 猪肉被认为是弓形虫传播的重要方式,已经有由于食用未煮熟的猪肉而感染弓形虫的报道,而新鲜,未冷冻的猪肉中的包囊更有可能成为传染源。由于在中国人饮食习惯中,猪肉食用占了肉类食用的大部分,而且人们更偏爱于购买鲜肉的。不喜冷冻猪肉,因此通过猪肉感染的概率应该更高。国内学者已经有开展对猪源弓形虫基因的研究。Zhou等从来自湖北、河南的434头病猪中分离出16个弓形虫虫株,用PCR-RFLP方法鉴定为两个基因型基因Ⅰ型,基因Ⅱ型。但在国内相对于猫源弓形虫基因研究的广泛性相比,源猪弓形虫的研究较少,福建省地区的更是空白。因此本实验依据前人的研究方法以4个克隆位点应用巢氏PCR对福建地区猪源弓形虫基因型做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rn 本实验PCR-RFLP基因分型检测方法本身存在着检测序列有可能会不完全扩增和限制性酶对PCR的不完全消化等技术问题。因此应用多重巢氏PCR以四个克隆位点进行PCR-RFLP基因分型检测。选用阳性对照属于基因Ⅰ型,说明结果真实可靠。样本的检测分型有ⅡⅢ种,由于血样来源于育肥猪,其饲养过程中有交叉复合感染的情况发生,亦或有新的基因型存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