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七次全国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暨新疆畜牧科学院第六次学术年会 >无血清无饲养层培养体系在绵羊胚胎干细胞分离中的应用

无血清无饲养层培养体系在绵羊胚胎干细胞分离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无血清无饲养层培养体系在绵羊胚胎干细胞分离中的应用。方法:将分离得到的若干oESC-like集落,在体式显微镜下将其放入Tryple Express中,观察这些集落由原来的致密状态逐渐松散呈草莓状后立即转入oESC培养液中充分洗涤,然后放入用矿物质油覆盖且平衡好的oESC基础培养基中,将其吹散至单个集落,再放入38.6℃, 5%CO2的饱和湿度的培养箱内培养,每3-5天传代一次。碱性磷酸酶与免疫荧光检测将收集的oESC-like一部分按Alkaline Phosphatase(AKP)试剂盒说明书对其进行染色检测。另一部分oESC-like进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通过机械分离法从84枚扩张阶段的囊胚中分离出31枚假定的绵羊ICM,ICM的分离数量显著高于早期阶段的囊胚。早期和扩张阶段囊胚经分离、传代后获得的oESC-like,经碱性磷酸酶染色后呈棕红色。而分化的胚胎干细胞的周边细胞呈弥散式生长,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集落逐步呈平铺式生长,界限模糊。早期囊胚和扩张囊胚中分离获得的。ESC-like经过多潜能性候选基因Oct-4和Sox-2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呈阳性,而荧光二抗的专一性检测作为阴性对照。同时本实验所分离获得的oESC-like在后期的体内外分化实验中形成神经细胞和畸胎瘤。结论:在成分明确的无血清无饲养层培养体系下,可以有效的分离获得未分化的oESC-like,并且对于在明确培养基上衍生绵羊类胚胎干细胞是第一次报告,同时扩张(孵化)阶段的囊胚对于分离且获得较多数量的oESC-like具有促进作用,从而可以降低对囊胚数量的要求。因此,这种成分明确的无血清无饲养层培养体系对于理解家畜ESC的衍生和特征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