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的等离子体降解

摘要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由寄生曲霉、黄曲霉菌和特曲霉等菌株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和其它真菌、霉菌毒素相比,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最强的一种,且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在众多的黄曲霉毒素的种类中,以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毒性为最强.目前处理黄曲霉毒素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物理法包括辐照法和吸附法,但会对营养物质产生影响;化学法多是采用化学试剂处理法,但这种方法会将固有的香味去除,从而影响品质;生物学方法是利用酶作用的专一性,但该方法在毒理学方面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等离子体具有活性的气氛、各向异性能量分布、大量激发态的带电粒子和高能流的密度等特点受到关注。研究的低温等离子体,空间富集的离子、电子、激发态的原子、分子及自由基,与各种污染物进行反应,使污染物分子键断裂,形成低毒或是无毒的小分子物质。黄曲霉毒素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根据二级质谱分析,产物表现为毒素呋喃环双键的加成反应和香豆素内酯开环反应。主要降解产物与AFB1对比,发现毒素活性位点已经被破坏,推测毒素的毒性降低或消失。通过毒理学研究证实黄曲霉毒素降解后的产物毒性显著降低。等离子体降解AFB1产物安全性的研究,为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