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双林绫绢织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双林绫绢织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摘要

针对双林绞绢织造技艺的传承笔者曾提出过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要弄清楚生产性保护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还是要归集到保护这个点上。传统的纯手工制作技艺要想产生很多经济效益是不太可能的。虽然纯手工制作的绞绢产品质量明显优于机械生产的,但成本相对较高,一般消费者是不会选择的,他们更多的会选择机械生产的普通绞绢产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的恰恰是传统的织造技艺,要对双林绞绢织造技艺进行产生性保护,也是要将纯手工的制作技艺世代相传下去,而不是去搞非遗开发之类的。至于非遗产业化,笔者认为应该顺其自然,不要勉强,不要生硬地提倡非遗产业化。有的非遗项目可以做成产业,而且可以做得很大,那就形成了非遗产业化,这个产业化不是提倡出来的,而是自然形成的;而更多的非遗项目一时无法做成很大的产业,就不要硬搞成非遗产业化。传统技艺类项目提倡生产性保护,保护的应该是整个技艺的全过程,如果整个技艺所形成的链条中断了,那还谈什么生产性保护呢?那就谈不上保护了,更谈不上生产性保护了,说到底,那就是一种破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