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华夏黄河骨科大会 >不同中医证型膝骨关节炎临床流行病学和超声影像学特征分析

不同中医证型膝骨关节炎临床流行病学和超声影像学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膝骨关节炎临床流行病学及其高频超声征象特点,为膝骨关节炎的现代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在甘肃省中医院关节骨科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03例(112膝),其中男性21例,女性82例;年龄范围41~79岁.采集患者一般资料、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和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和患膝关节高频超声征象(包括髌上囊积液高度、滑膜厚度和血流、边缘骨赘、股骨远端关节软骨损伤程度、腘窝囊肿数量),统计分析3种证型与高频超声征象之间差异及相关性. 结果:1.三种中医证型在病程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病程最长,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居中,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最短;三种中医证型在放射学诊断分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多见于0~Ⅱ级,脾肾两虚、湿注骨节型多见于多见于Ⅰ~Ⅲ级,肝肾亏虚型、痰瘀交阻型多见于Ⅱ~Ⅳ级.2.三种证型在超声积液高度和滑膜厚度上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两虚、湿注骨节型积液高度大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和肝肾亏虚、痰瘀交阻型患者,而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和肝肾亏虚、痰瘀交阻型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肝肾亏虚、痰瘀交阻型患者滑膜厚度最厚,其次为脾肾两虚、湿注骨节型,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滑膜厚度最薄.膝骨关节炎3种中医证型超声下滑膜血流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最高,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次之,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最低. 结论: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高频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脾肾两虚、湿注骨节型的髌上囊积液高度最大,而肝肾亏虚、痰瘀交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滑膜厚度最厚,滑膜血流分级高,高频超声可为膝骨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的提供一定的客观量化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