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3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基于人口结构预测的旧城区公共资源调整研究——以上海和浙江两个个案为例

基于人口结构预测的旧城区公共资源调整研究——以上海和浙江两个个案为例

摘要

国内现有的公共资源配套多从需求出发,测算现状、规划的人口总量指标,通过千人指标、对应人口规模、分层级、服务半径等方法,主要依据《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和《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等进行配套。而对于建成情况和人口结构较为复杂的旧城区,难以根据人口总量的方式简单测算,需要从旧城的人口结构实际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来进行科学的规划预测,使旧城区本已紧张的公共资源得以合理整合利用。本文的重要意义。正是在于对旧城区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效性的探索,结合具体的规划项目,从上海青浦和浙江舟山两个旧城更新研究的案例,总结基于实际需求的旧城区公共配套规划方法。除传统的人口规模外。人口结构特点和社区社会分层类型也将成为精细化配套的主要依据。针对旧城区的人口结构及趋势,公益性与营利性设施的需求变化,选用配套指标精细化配置:教育设施的需求以提升质量为主,规模也适当增加,人均建筑和用地面积将会趋近现行国家规范的上限值;养老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凸显,要达到“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要求,考虑到养老设施的空置率和实际情况,其设置标准可适当采用较低标准;强化基层服务圈,对于文化体育设施、社区服务配套设施。进行细致的社区配套,鼓励动态补给。顺应人口的变化特征,建立较为弹性的公建配套使用机制。根据服务设施利用情况,设置不同社会设施的统筹范围。探索建立较为弹性的公建配套使用机制。合理利用社区内的公共设施资源和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时间差,提高社区公共设施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旧城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针对自身公共资源特点,大多采取了较多的地方性的措施来应对和自我补给公共资源问题。如统筹教育资源,迁转并校,互相腾挪、联动调整不失为较好的办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