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鱼大侧肌的比较解剖

摘要

为了弄清鱼类大侧肌不同肌节的形态、大侧肌与中轴骨的联系和大侧肌的形态特征与鱼类的生活习性和进化地位的关系,本文用常规解剖方法,对太平洋鲱(Clupeapallasi)、鲤鱼(Cyprinuscarpio)、鲢鱼(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沙氏下(鱼箴)鱼(Hyporhamphussajori)、鲐鱼(Pneumatophorusjaponicus)、钝吻黄盖鲽(Pseudopleuronectesyokohamae)6种鱼的大侧肌肌节、肌间骨和背肋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鱼类快速游泳能力越强,红肌越发达、肌节前圆锥越发达,背鳍倾肌和臀鳍倾肌越退化;鱼类躯干部轴下肌后圆锥顶端与肋骨的游离末端平齐;轴上肌肌节后圆锥顶端近于髓棘和髓弓的交界处,未达髓棘末端.大侧肌肌节前圆锥的弯曲角度大约等于髓棘和肋骨(或脉棘)所成的角度.太平洋鲱既有背肋又有肌间骨,肌间骨在躯干和尾部的轴上肌和轴下肌均存在;鲤、鲢只有肌间骨,无背肋,躯干部轴下肌无肌间骨;沙氏(鱼箴)、鲐、钝吻黄盖鲽只有背肋、无肌间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