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卵巢癌的预后探讨

摘要

目的:研究ERCC1表达量不同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是否存在差异,ERCC1引入临床,在化疗初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铂类耐药的可能,指导临床用药,患者预后是否改善.rn 方法:分析于2011年09月至2014年04月就诊的58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ERCC1检测结果、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以ERCC1的表达量不同分为高、中、低三组,对各组间患者的TTP、DFS及OS进行分析比较.rn 结果:比较ERCC1高、中、低三组患者的TTP数值,高、中表达组较低表达组疾病进展时间短,P值=0.021,0.0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表达组与中表达组比较,P值=0.38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三组OS数值,P=0.476,0.296,0.476,(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化疗结束后半年内患者中,比较三组患者的DFS及OS值,DFS的P值=0.370,0.818,0.493,(P>0.05),OS的P值=0.303,0.580,0.482 (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三组患者在半年内出现复发或死亡患者的比率,发现ERCC1高表达组及中表达组的半年内复发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02,0.032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表达组与中表达组相比较,P=0.828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更换化疗方案患者以及治疗结束半年后复发死亡患者,均因患者数量过少无法比较。rn 结论:ERCC1表达量的高低不仅与患者铂类耐药有关,而且与患者化疗后复发早晚的时间相关联。并且ERCC1的不同,直接影响患者对铂类药物的反应,从而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