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三届岐黄论坛——中医传承与创新论坛 >肝脾相关理论在中医内科中的应用

肝脾相关理论在中医内科中的应用

摘要

肝属木,脾属土;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升发,脾主升清;肝藏血,脾统血;肝脏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胆为肝之余气,附着于肝,以通降为常;胃与脾相表里,主收纳、腐熟水谷,以通降为顺。肝升胆降,脾升胃降,它们相辅相成,共同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肝脾不和可致气机升降失常,气血不调,阴阳失衡。调和肝脾是协调肝脾功能的治疗大法,属于中医“八法”之一的“和法”。调和肝脾必须要根据肝脾的生理特点顺势而行,首先要注重疏肝健脾,一要疏肝理气,防止肝郁乘脾;二要健脾补气,防止脾不升清,脾虚气滞,或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滞,气机不畅,导致土奎木郁。其次,要注意调理气血。因为肝藏血,又主疏泄,以条达为顺,体阴而用阳,而脾主升清,又主统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和则气机调畅,气血冲和,阴阳平衡。肝脾不和则气机失调,气血不畅,阴阳失衡,百病由生。在临床中有肝病有肝火旺、肝气郁、肝气逆、肝血虚、肝阴虚、肝阳亢、肝血疲、肝(胆)湿热等之分,脾病有脾气虚、脾气滞、脾气陷、脾阳虚、脾阴虚、脾湿盛、脾(胃)湿热等之别,临证可见木郁土奎、土奎侮木、木旺乘土、肝郁脾虚等证型,故治疗有疏肝、泻肝、清肝、养肝、柔肝、散肝、镇肝等调肝之法,也有健脾、运脾、升脾、温脾、清脾、祛脾(痰湿)、滋脾等理脾之法。临床上应审证求因,审因论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