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甘肃东南部一次暴雨天气的数值模拟和螺旋度分析

甘肃东南部一次暴雨天气的数值模拟和螺旋度分析

摘要

用NCEP每6h一次的1°×1°格点资料和中尺度模式WRF(V3.1),对2005年7月1-2日发生在甘肃东南部的一次暴雨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运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本次天气过程的螺旋度与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具有明显的局地性特征,并且降水过程中中小尺度系统活动较为频繁.高原短波槽的生成,以及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是造成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之一.WRF模式对西北暴雨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数值模拟试验是比较成功的,利用先进的中尺度WRF模式研究西北暴雨是一条可行和有效的途径;但是WRF模式模拟逐时降水的能力还需改进和提高,甘肃东南部地区的降水具有较强的突发性特征,强降水时段集中的特点也比较明显.对流层高层正值螺旋度的减弱或负值螺旋度的增大对强降水的出现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强降水一般发生在200hPa正负螺旋度相互过渡的区域附近.强降水的落区与500hPa正值螺旋度的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并且正值螺旋度中心强度的增大可以作为降水强度增大的依据.700hPa正值螺旋度的分布不仅对强降水的发生具有预示作用,还与整个降水区的分布和移动存在对应关系;其次,700hPa正值螺旋度的分布形状与高原短波槽和700hPa切变线的形状基本一致,并位于切变线前部.对流层中低层负螺旋度区域的短暂出现可以作为1-3小时后强降水即将发生的一个指标,而400hPa以下大值正螺旋度的产生可能是西北暴雨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