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一届全国玉米有害生物控制技术学术研讨会 >玉米灰斑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玉米灰斑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摘要

玉米灰斑病自本世纪初以来,在云南省发病面积呈逐渐扩大之势。最初于2002年在保山市龙陵县龙新乡勐帽村最先发现,至2007年达到全省发生高峰,发生面积估计达400多万亩,全省玉米产区仅香格里拉和昭通市尚未报道,其他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以临沧市、保山市、楚雄州、大理市、红河州、文山州及昆明市受害最重。主要发生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区,低于此海拔以下的玉米很少发生或发生较轻,基本上没有产量损失,而在山区发生严重的地块有的品种绝产。在云南省该病发生最早在6月下旬,但发生高峰在玉米灌浆期的8月上中旬,全省发生时间自南向北逐渐推迟,在南部地区及河谷地区,可周年发生。由于其发生快,危害大,已引起了省、地(州)及县级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共投入防治经费达200多万元,目前该病在老病区发生程度有所下降,而在新病区呈上升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