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输运性质

输运性质

输运性质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290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电工技术、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8篇、会议论文47篇、专利文献6314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可控自组装体系及其功能化”重大研究计划年度会议暨研讨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可控自组装体系及其功能化”重大研究计划年度交流暨研讨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等;输运性质的相关文献由858位作者贡献,包括曹烈兆、杨宏顺、阮可青等。

输运性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8 占比:3.17%

会议论文>

论文:47 占比:0.72%

专利文献>

论文:6314 占比:96.12%

总计:6569篇

输运性质—发文趋势图

输运性质

-研究学者

  • 曹烈兆
  • 杨宏顺
  • 阮可青
  • 柴一晟
  • 胡小鹏
  • 薛其坤
  • 赵大鹏
  • 郑澄
  • 陈曦
  • 张裕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友君
    • 摘要: 地球之所以能成为宜居性行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其具有已存在约35亿年的全球性磁场(Tarduno et al.,2010),它保护着地球上的有机生命体免受太阳和宇宙的有害射线。地磁场是由地心液态金属核的带电对流产生(Buffett,2000),需要持续的能量予以驱动和维持.一般认为,成分对流(chemical/compositional convection)和热对流(thermal convection)是驱动地核对流的两种主要方式.
    • 林织星; 王志元; 杨天骅
    • 摘要: 周期性弦球链体系作为典型的声子晶体体系,其能带结构已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实际观测体系能谱的过程中,会探测到一类特殊的能量本征态——边缘态(能量处在带隙间,且波函数局域在体系边缘的态),同时观察到其存在具有一定的鲁棒性.由于实验上观测到的弦球链边缘态的性质与电子体系中拓扑绝缘体的边缘态性质的相似性,可以利用同一套能带拓扑的语言研究弦球链体系.本文通过数值计算能带的拓扑不变量,揭示了弦球链体系非平庸的拓扑性质,从而证明了实验上探测到的边缘态是拓扑保护的边缘态.基于数值计算的结果,讨论了体系的拓扑相变与边缘态的输运性质
    • 齐越; 王俊强; 朱泽华; 李孟委
    • 摘要: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研究了中心散射区长度对于锯齿-扶手椅-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Z-A-ZGNRs)的电子输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心散射区长度对导电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散射区长度较小时,在一定区间内具有明显的负微分电阻现象,长度增加时,这种效应减弱。Z-A-ZGNRs在-2~2 V偏压下存在整流现象,散射区长度较小时,在负偏压下导电性能优于正偏压,存在反向整流现象,最大整流比为1.98;长度较大时在正偏压下导电性能优于负偏压,存在正向整流现象,最大整流比为2.54。在-1~1 eV内,散射区长度较长的能量窗内几乎无透射曲线,表明在该能量区间几乎没有电流,器件处于截止状态。该理论计算结果对石墨烯纳米器件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翁祝林
    • 摘要: 利用第一性原理对Li原子掺杂C_(28)的分子器件的热自旋输运性质进行了计算。在不同的温度场下,上下自旋分别为Li原子掺杂C_(28)的分子器件中的空穴和电子提供了输运通道,在MJ_(1)和MJ_(3)分子器件中,热自旋电流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大,但在MJ_(2)分子器件中,热自旋电流先增大再减小。三种分子器件都出现了自旋塞贝克效应,MJ_(2)还出现了负微分电阻现象,利用费米-狄拉克分布和自旋输运谱对其物理机理进行了解释。根据Li掺杂C_(28)的单分子器件的热自旋输运性质,可设计新的自旋纳米器件。
    • 张彩霞; 马向超; 张建奇
    • 摘要: 厚度低至原子层的金属薄膜具有优越的光吸收能力和导电特性,尤其是在金属薄膜和介质界面激发的表面等离激元,可以很好地捕获光子并产生热载流子,使其在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设计近红外波段的光电探测器和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传感器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质.然而,目前还缺少对金属薄膜的表面等离激元和热载流子性质的系统理论研究.本文基于多体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1—5个原子层厚Au(111)薄膜的表面等离激元特性,以及由表面等离激元产生的热载流子的能量分布和输运性质.研究结果表明, Au(111)薄膜具有低损耗的表面等离激元特性.同时,在Au(111)薄膜和介质界面激发的表面等离激元约束程度较强,可以增强局部电场,这在纳米光子学应用中至关重要.此外, Au(111)薄膜具有高热载流子产生效率,且产生的热电子及热空穴能量较高,具有优异的平均自由程和平均自由时间.意外的是,Au(111)薄膜的直流电导率显著优于块体Au.这些结果为Au(111)薄膜在光电子器件和能量转换设备等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 李妙聪; 陶前; 许祝安
    • 摘要: 在铁基超导体中存在着多种有序态,例如电子向列相和自旋密度波等,从而呈现出丰富的物理现象.输运性质的测量能为认识铁基超导体的低能激发提供极为有用的信息.铁砷超导体由于其电子结构的多能带特性,其电阻率和霍尔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出现多样性的变化,但在正常态并没有看到有类似铜氧化物超导体的赝能隙打开等奇异行为.在空穴型掺杂的铁基超导体中观测到霍尔系数在低温下变号,对应温区的电阻率上出现一个很宽的鼓包等,可能是从非相干到相干态的转变.热电势行为也表现出与铜氧化物超导体的明显差异,比如铁基超导体的正常态热电势的绝对值反而在最佳掺杂区是最大的,这也许跟强的带间散射有关.能斯特效应表明铁基超导体在Tc以上的超导位相涨落并不明显,与铜氧化物超导体存在明显差别.在铁基超导体上所显示出来的这些反常热电性质,并没有在类似结构的镍基超导体(如LaNiAsO)上观测到,镍基超导体表现得更像一个通常的金属.这些均说明铁基超导体的奇异输运性质与其高温超导电性存在内在的关联,这些因素是建立其超导机理时需要考虑进去的.
    • 王艳; 陈南迪; 杨陈; 曾召益; 胡翠娥; 陈向荣
    • 摘要: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玻尔兹曼输运方程,预测了二维层状热电材料XTe2(X=Pd,Pt)的热电性质.两种材料都具有较低的热导率,材料的晶格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表现出各向异性.而电子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较低温时,晶格热导率对总热导率的贡献占据主导地位.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电导率及塞贝克系数也对材料的热电转换效率产生极大的影响,展现出较为优异的电输运性能.对比分析PdTe2和PtTe2两种材料的ZT值,发现两种材料的热电性能以p型掺杂为主.PtTe2单层的ZT值高于PdTe2单层,并且PtTe2单层在常温下的ZT峰值可达到2.75,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热电材料.
    • 李丹枫
    • 摘要: 镍氧化物超导材料的发现,激发起研究人员新一轮对近似铜氧化物新型超导材料的探寻以及对高温超导机理中有关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密切关系的研究兴趣.本文重点从具有无限层结构的掺杂镍氧化物(Nd0.8Sr0.2NiO2)超导体的发现、目前的实验研究进展、对其电子结构及物理机制的研究等方面概述这类新型超导材料的基本特性,并在结尾对镍基超导体系的构建、一些亟待解决的物理和材料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等作开放性讨论.
    • 陈应斌; 陈金辉; 胡博; 陈昌; 官朝红
    • 摘要: 近年来低温铝电解质的研究已成为铝电解工业上节能减排的热点问题,对其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的探索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本文运用密度泛函理论与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1100 K下xKF-2.2NaF-AlF3熔盐体系的结构性质和输运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平衡的高温钾冰晶石熔盐体系中六配位[AlF6]3−、五配位[AlF5]2−、四配位[AlF4]−络合离子共同存在,且六配位铝氟离子集团占主导地位(70%以上),并会发生部分的离解,生成五配位或者四配位离子团;当KF浓度增大时,电解质体系中游氟原子含量会增加,桥氟含量逐渐降低,体系的聚合程度也会随之下降。此外,KF的加入使得桥氟离子解离,Na、Al的自扩散系数会先增大后降低,体系显示出低粘度高电导率的特性,但当KF浓度达到2%后,电导率会逐渐降低。
    • 李健文; 朱昊天; 胡军平; 何玉平; 桂卫军; 徐成勇
    • 摘要: 利用基于紧束缚模型的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扶手椅形石墨烯纳米带的输运特性.详细给出了倍增算法递归过程.运用该算法计算电极的表面格林函数,减少了数值计算时间,使我们能够研究较大的系统.我们专注于不同宽度的中心器件的能带结构、透射系数和态密度.数值结果表明,中心器件的宽度决定了系统具有金属性还是半导体性.透射系数出现了量子化台阶.随着中心器件的宽度的增大,可用的电子能带的数目在增加,透射系数的台阶数也在增加.电子能带增加一条时,电子通道多开辟一个,透射系数也多增加一个台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