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641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71篇、会议论文452篇、专利文献62568篇;相关期刊709种,包括光明中医、内蒙古中医药、实用中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237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4年度学术会议暨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献由1228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强、李军、王平等。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71 占比:8.52%

会议论文>

论文:452 占比:0.66%

专利文献>

论文:62568 占比:90.82%

总计:68891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文趋势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研究学者

  • 刘强
  • 李军
  • 王平
  • 王刚
  • 张天民
  • 张超
  • 李宁
  • 李强
  • 矫俊东
  • 吴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万国立; 史晨辉; 王维山; 李昂; 石训达; 蔡怡
    • 摘要: 背景:膝关节置换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是临床研究热点,而如何实现对膝关节置换后慢性疼痛发生风险的个体化预测,现国内外研究鲜有报道。目的:应用列线图构建并验证膝关节置换后慢性疼痛风险的个体化预测模型,探讨引起膝关节置换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膝关节置换后患者212例,收集患者资料并进行随访,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甄选出可能引起膝关节置换后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使用C指数、ROC曲线、校准图和决策曲线分析来评估预测模型的鉴别、校准和临床有用性,并使用自举验证评估内部验证。结果与结论:①预测列线图中的预测因子包括睡眠、髋膝踝角、术前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出院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止血带使用时间,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②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膝关节置换后慢性疼痛影响因素的曲线下面积为0.833,通过R软件计算C指数结果为0.837(95%CI:0.824-0.849);在区间验证中仍可达到0.8104的高C指数值,具有很好的校准性及良好的预测能力;③结论:睡眠、髋膝踝角、术前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出院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止血带使用时间是患者膝关节置换后发生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膝关节置换后慢性疼痛影响因素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可为临床个体化防治膝关节置换后慢性疼痛提供科学指导。
    • 郭宗磊; 王业华; 刘广銮
    • 摘要: 背景:髌骨不稳与胫骨、股骨以及软组织的一系列解剖形态异常有关,髌骨不稳与膝关节旋转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目的:分析膝关节旋转角度对髌骨不稳的影响因素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21年1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6例,收集患者膝关节三维CT与髌骨(merchant位)X射线片影像资料,通过测量胫骨近端旋转角度、股骨远端旋转角度、膝关节旋转角度、髌骨倾斜角度及髌骨外移距离等影像学参数,分析膝关节旋转与髌骨不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膝关节旋转角度与髌骨倾斜角度(R=0.440,P<0.001)、髌骨外侧移位距离(R=0.453,P<0.001)中等相关,随着膝关节外旋转角度的增加,髌骨倾斜角度与髌骨外侧移位距离均增加;胫骨近端旋转角度与髌骨倾斜角度(R=0.578,P<0.001)和髌骨外侧移位距离(R=0.654,P<0.001)呈现出强相关,胫骨近端外旋转角度的增加,髌骨倾斜角度和髌骨外侧移位距离随之增加;股骨远端旋转与髌骨倾斜角度、髌骨外侧移位距离无相关性;②结果显示,在影像学表现中,髌骨外侧移位距离相比髌骨倾斜角度受膝关节旋转角度的影响小,胫骨近端旋转角度与膝关节旋转角度强相关,膝关节旋转的改变主要是受胫骨近端旋转影响,而股骨远端旋转与膝关节旋转无相关性。
    • 程建军; 丁亚; 董磊; 潘檀; 李兴龙; 于海洋; 王宏亮
    • 摘要: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中使用氨甲环酸可降低围术期失血量,但对于氨甲环酸给药途径与给药剂量的最佳选择仍然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使用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附属阜阳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261例,男61例,女200例,年龄(68.0±7.1)岁,其中85例手术切开皮肤前与缝合切口时各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 g(静脉组);115例手术切开皮肤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 g,术后缝合切口时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1 g(联合组);61例不使用氨甲环酸(空白组)。记录患者失血量,收集术后血液检验学检测结果,统计术后并发症及输血情况,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术后1个月。结果与结论:(1)与空白组相比,静脉组、联合组患者围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明显降低(P 0.05);(2)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静脉血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静脉组、联合组输血率低于空白组(P <0.05);(3)静脉组、联合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 <0.05),静脉组、联合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血小板计数高于空白组(P <0.05);静脉组、联合组术后第1天的白细胞计数低于空白组(P <0.05),静脉组术后第1天的白细胞计数低于联合组(P <0.05);静脉组、联合组术后第1天的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空白组(P <0.05),静脉组术后第1天的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联合组(P <0.05);(4)结果表明,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静脉与关节内腔注射均为氨甲环酸有效使用途径,静脉与关节腔内注射不具有协同效应。
    • 刘昌艺; 张逢乐; 钟超雄; 杨辉; 罗家良
    • 摘要: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医用几丁糖注射与扶他林外涂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对其运动功能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5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三联组(n=40,医用几丁糖注射+扶他林外涂+运动疗法),二联组1(n=40,医用几丁糖注射+运动疗法)与二联组2(n=40,扶他林外涂+运动疗法),统计分析干预前后WOMAC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后有效率.结果 三组之间WOMAC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相比,三联组较二联组1、二联组2低,并且二联组1低于二联组2;治疗后有效率相比,三联组较二联组1、二联组2高,并且二联组1高于二联组2,P<0.05.结论 采用医用几丁糖注射与扶他林外涂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来说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与患者的运动功能.
    • 张华; 薛飞; 田林强
    • 摘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镜术后肌力强化训练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86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康复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肌力强化训练。采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表、Lysholm膝关节评估量表、TUGT测试时间、HSS膝关节功能分级评价两组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术后第1天及1个月,两组的WOMAC、Lysholm膝关节评分、TUGT时间及HSS膝关节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WOMA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UGT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HSS膝关节功能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OA患者膝关节镜术后康复阶段进行肌力强化训练,能够明显改善关节炎症状和步行能力,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方案。
    • 王晓琳; 刘君奇; 王忠兰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平凉市崆峒区中医院住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根据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0.2 g/次,3次/d,口服。治疗组给予针刺(血海、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和中药(透骨草、伸筋草、骨碎补、艾叶、威灵仙、红花草、鸡血藤、白芥子、川牛膝、桂枝、独活、生附片、菟丝子、五加皮、没药、乳香、甘遂、当归、生大黄、细辛、冰片)外敷。针刺选用直径为0.25 mm、长度为25 mm的针灸针对以上5个穴位进行强刺激,直到患者得气,停止行针,30 min后将外敷的中药涂于患处,用保鲜膜将药物包裹,采用神灯电烤30 mim至药物变干,使药物通过皮肤充分吸收,1次/d。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8.57%(31/35);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0.00%(21/3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关节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外敷联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 张燕; 马民玉
    • 摘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与臭氧+玻璃酸钠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05—2021-04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部疼痛科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的60例KOA患者,根据用药方案分为PRP组和臭氧+玻璃酸钠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4周、12周、24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关节炎程度WOMAC评分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IKDC评分。统计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共纳入60例患者,每组30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4周、12周、24周时2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IKDC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PRP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IKD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KOA患者实施关节腔内注射PRP与臭氧+玻璃酸钠的近期疗效相仿,其中注射PRP的长期效果更佳。但仍需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 傅聪; 佟成成; 李蕊; 王雷; 褚昆; 高存志; 郭运岭
    • 摘要: 目的观察弹拨牵引松解三部平衡法联合洛索洛芬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保守治疗KOA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微波照射、口服洛索洛芬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弹拨牵引松解三部平衡法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及炎症因子[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WOMAC评分及血清hs-CRP、IL-1β、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31/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弹拨牵引松解三部平衡法联合洛索洛芬可有效减轻KOA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并可显著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 黄超; 李桓毅; 栾峰; 崔锁明
    • 摘要: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与膝关节镜清理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与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镇江医疗区收治的70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和观察组(35例,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均于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术前与术后1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与骨代谢指标。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行走功能、屈曲畸形、关节肌力、稳定性等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而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KOA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与骨代谢,使患者取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
    • 梁衍祥; 张帅; 颜林飞
    • 摘要: 目的:探讨“洗、按、补”三联疗法治疗早中期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阳江市中医医院骨三科2020年1-5月收治的80例早中期肝肾亏虚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采用“洗、按、补”三联疗法。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症候评分、膝关节功能、静息状态下疼痛与运动状态下疼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equesne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静息状态、运动状态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洗、按、补”三联疗法治疗早中期肝肾亏虚型KOA患者效果优于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